首页 > 各地 > 滨州 > 正文
博兴县:体教融合“1+N”,为学生健康成长筑实根基
发布时间:2021-12-13 11:0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韩兰鹏 冯占义 A+A-
-分享-

  如何实现“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一育人目标?近年来,博兴县积极探索“体育中学为龙头、社会资源共参与”的“1+N”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工程,为“体育兴城”涵养氛围,为学生发展夯筑根基,交出了一份漂亮的“体育答卷”。

  以体校为龙头盘活资源搭建框架

  体教融合、全面提升,要在顶层设计。博兴县积极发挥体育中学的龙头带动作用,以全员健身为目标盘活多元载体,实施“1+N”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工程,为顶层设计有效落地探索路径。

  博兴县体育中学作为全县青少年竞技体育的主阵地,担负着代表全县参加各级各类体育赛事、为国家和地方培养后备人才的重任。截至2020年,学校向高等院校输送人才587名,向“八一”省体工队输送28人,其中不乏曹臻、姜华珺、张博文等优秀运动员。目前,学校获得国际比赛金牌23枚、国家级比赛金牌111枚、省级比赛各类奖牌过千枚。

  在体育中学的带动下,博兴县将22个训练基地、体育俱乐部与多所体育特色学校的资源有效集聚,让“1+N”办学模式成为提升群众体育素养的“助推器”,形成了全民健康“上联、下挂、中依托”的制度框架。

  为激发社会各主体的积极性,博兴县每年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拿出50万元用于表彰社会团体,并建成了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拓宽体育人才成长路径。两年来,累计帮助近200名体育特长生升入高中,帮其实现了专业发展、升学两不误。

  以“联赛”为抓手突出特色做强品质

  “1+N”体质提升工程建成后,如何吸引更多学生融入其中,投身体育、热爱体育?博兴县以联赛为抓手,有力推动了特色体育项目的推广。

  “通过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5个重点项目,依托‘班——校——镇——县’四级联赛,广泛吸纳社会力量,让体育运动更具活力。”博兴县教体局局长李光辉表示。此外,全县各校还挖掘手球、网球、柔道、举重、摔跤等潜在项目,“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博兴县第四中学自2011年启动手球项目以来,已形成“全员参与、人人喜欢、个性发展”的良好局面,承办了全国中学生男子手球锦标赛,被评为“全国手球推广学校”和“全国手球传统项目学校”。

  博兴县实验小学2003年被评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后培养出36名全国少儿冠军,为省和国家乒乓球队输送优秀球员64人,世界冠军曹臻、姜华珺都毕业于此。为将学校的特色放大,今年,博兴县依托实验小学组建了县乒乓球学校。

  第四中学和实验小学蹚出了新路子,引领类似学校满城开花。目前,博兴有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30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9所,还有22所学校为特色项目训练基地。一张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保障网”撒开的同时,也让“体教融合•体育兴城”的期许开花散叶。

  以“体质”为目标养成习惯务求长效

  “全民健康就像踢足球,最终临门一脚来自长期的训练和全局的参与。”李光辉说。体育不只在于竞技,更在于观念的建立和习惯的养成。通过科学指导、日常锻炼让人们身心健康、心情舒畅,这更为长久,也更为重要。

  为实现这一目标,博兴县2016年发出“全员健身促进全员健康”的倡议,以降低师生近视率和肥胖率。他们在各中小学成立田径队,强化基础训练,并积极开展传统体育运动,强化教师的示范引领,让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

  为推动工作走向深入,各所学校还将师生健身活动融入课后服务和假期托管,以丰富的活动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双减”政策有效落地。

  在此基础上,博兴县投入20余万元建成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平台,按照国家标准为每名学生设立健康档案。同时,将体质优良率、肥胖率、近视率等指标列入学校绩效考核指标,做到动态管理、科学分析,以长效机制让学生健康成长,让校园活力四射。(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韩兰鹏 冯占义

编辑:白天

审核:冀春鑫

相关阅读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区域推进人工智能教育

7月7日,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海中学的校园里热闹非凡,全区第一届科创节在这里举行。

08-04 09:3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