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12月23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义务教育领域“我为群众办实事”新闻发布会上,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邓云锋对有关情况进行介绍。他表示,我省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具备良好工作基础,许多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2019年,山东省教育厅会同11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山东省关于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实施意见》,启动实施了乡村学校(幼儿园)布局优化、条件改善、质量提升、师资建设等十大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4月份,教育部批复支持我省开展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试点建设,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同志批示要求扎实推进。
前期,在广泛调研、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我省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试点建设的专项工作方案,近期将印发实施。
关于未来的具体举措,邓云锋表示,下步主要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德为先,促进乡村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加强乡村学校党的建设,这也是贯穿先行区建设的主线。
二是调整优化办学体制。深入实施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强化镇驻地教育服务功能。健全完善城乡基础教育协作发展机制,建设城乡教育共同体。改革乡村学校管理体制,推行乡村学校镇村一体化管理。加强县域高中学校建设,使其成为带动乡村教育振兴、提振乡村教育信心的驱动器。
三是持续改善办学条件。着力优化乡村学校、幼儿园布局,补齐乡村办学条件短板。“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主要以乡村学校为重点,持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优质均衡水平。
四是深化乡村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指导乡村学校充分依托本地特色,广泛开展特色教学改革探索,满足乡村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建立教研员联系乡村学校制度,开展乡村学科基地建设,支持名师、学科带头人等在乡村学校建立工作室,带动乡村学校提升教学研究水平。
五是不断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落实各项乡村层面惠师政策,支持各地遴选、培育一批优秀青年校长重点补充到乡村学校任职,吸引激励优秀教师或团队到乡村学校从教。将支持服务乡村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领域各级各类名师培养、考核的重要内容,在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中乡村学校指标单列。
据介绍,我省计划通过试点建设,到“十四五”末,实现乡村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布局优化、办学条件优良、教师素质优秀、校园环境优美、教育水平优质的“五优”目标。到2035年,全省城乡教育质量、师资水平、办学条件基本相当,基本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城乡一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
摄影:王占波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7月29日-31日,全省高中校长培训班在济南举办。培训班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以提升校长政策执行力和战略领导能 ...
为充分发挥阅读在培育时代新人、传承优秀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山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阅读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