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观赏油菜花,5月收获油菜籽、种植黄豆,10月再组织师生收割黄豆,学校餐厅里使用的菜籽油与豆浆原料,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学生的劳作成果。从年初到年终,山东交通学院设置的长线劳动教育如涓涓细流贯穿学生的学习生活。
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学校坚持因地制宜,杜绝一次性劳动、虚假式劳动,立足学生实际,将劳动教育课程打造得有声有色。
全国劳模进校园
让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是学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2019年以来,学校通过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开展专业实践类劳动、校内公益性劳动、社会实践类劳动等第二课堂,逐步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系统的劳动教育实施体系。
在《山东交通学院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试行)》中,学校明确内容设计,开设“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通识必修课,通过辅导员、班主任等校内外思政骨干力量,面向学生普及职业发展相关通用劳动科学知识,要求在校期间学生须完成不少于32学时的修读任务。同时结合专业课程开设“木工”“测量”等实践课程供在校生自主选择,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增强劳动意识,探索“00后”喜爱的方式,提升教育效果。
师生收割黄豆
学生在耕实教育基地
2019年,学校积极联系企业,与济南公交集团恒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联合共建了劳动教育基地——耕实教育基地,在这里,学校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农作规律安排学生进行劳动实践。这为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增强他们参与劳动的意识,提供了农事理论和实践操作平台。“这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必须在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培养。这也正是学校进行劳动教育的初衷。”正在与学生一起收割黄豆的校党委委员、副院长曲同军说。
除此之外,还有一年一度的测量大比武,每学期2周的木工实训、印刷实训,根据所学专业设置的除渣、焊接、工地实训等,学生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夯实了理论基础,培养了过硬的专业技能。学校鼓励学生亲历生产劳动过程,全方位挖掘行业、企业资源,在科学、丰富的劳动教育中,营造热爱劳动的校园氛围。
“自从2004年走上公交驾驶岗位,身边每一位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的同事都让我感动。平凡的工作也有它的价值,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劳模帮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全国劳模走进山东交通学院”活动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董丹为学生讲述了自己在“十米车厢”里的故事。在学校组织的劳模讲堂、报告会中,学生走近劳模、工匠,聆听他们扎根工作岗位,投身新时代振兴发展的历程,感悟劳动的价值和劳动者的伟大。
学生在企业参与生产劳动
学生在学习认识汽车零部件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使用圆形打磨机
第三十届测量大比武
围绕“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山东交通学院初步建立了以尊崇劳动为目标、以耕实教育基地为依托、以劳动体验为主线、以劳动成果共享为特色、为以劳动课程教育为保障、以劳动助学为补充的“六维”劳动育人体系,各维度相互支撑,形成闭环,扎实推进学校劳动教育提质增效。
(本文图片由山东交通学院党委宣传部提供)
作者:陈雅雯 陈蕊蕊 李 帅
编辑:扈美辰
审核:王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