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非常说(八)不仅是书法课!探秘甲骨文特色学校
发布时间:2021-12-30 10:41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作者:迟佳、孙悦琛 A+A-
-分享-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汉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为贯彻中央关于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的贺信精神,山东省教育厅在中小学开展了甲骨文特色学校评选活动。前不久,山东省第二批甲骨文特色学校遴选结果出炉,共45所学校入选。至此,全省已有74所学校先后入选甲骨文特色学校。

中小学开设甲骨文特色课程,和日常的语文历史等课程有哪些不同?学生们学习这些笔画奇特的文字有哪些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本期“教育非常说”走进几所甲骨文特色学校,一起探秘这门特别的传统文化课。

溯本求源“让儿童半年轻松认识七八百字”

走进济南市市中区望岳路小学,记者发现该校的甲骨文学习课程非常丰富。当天正逢五年级上书法课,课堂上,宗明杰老师指导学生一边练习甲骨文书写,一边学习甲骨文印章篆刻。

而在学校的传统文化活动室里,一件件以甲骨文为题材、造型各异的创意美术作品摆满了各个展架。

望岳路小学校长张立告诉记者,这些作品都是学生们在学校开展的“趣味甲骨、创意飞扬”等甲骨文创意活动中现场创作的。“在学生们笔下的甲骨文更富有生命力、表现力。这不仅是甲骨文赋予孩子们的创意,也是孩子们为甲骨文注入了活力。”

据介绍,作为一所新建学校,望岳路小学从办学之初就把甲骨文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引入学校,引进课堂。两年来,在“诵读识字·自主读写”国家级教学成果的引领下,该校将甲骨文教学与语文、美术、综合实践等学科相融合,在“读书写字”中,把天地道理及人文情怀赋予学生。

提到具体的教学方法,张立表示,“主要是利用象形字特点,结合校本教材,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提高识字速度,识字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就可以自主阅读”。

“万事都有源,梳理源头就能找到规律。”张立介绍说,“我们按照汉字的造字规律,先从甲骨文入手让学生轻松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先学独体字,再学合体字,主要通过韵语和基本字带字两种方式,音、形、义结合,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儿童半年之内轻松认识七八百字,基本会自主读书。”

不仅如此,望岳路小学还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认知特点来设置甲骨文等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式。比如,一年级学生从明知识、知字理、识字源的角度,通过开设的“字画意象”甲骨文识字小课堂,激发学生对甲骨文的兴趣;二年级学生学习认识甲骨文的同时,利用象形文字完成美术创作;三年级在毛笔书法课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篆刻、绘画等体验课程。

张立表示,开展甲骨文特色教学以来,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大大提升。目前,该校将具有国学特质的甲骨文与课程有机融合,构建并形成了以甲骨文为特色的汉字文化课程体系。值得一提的是,张立团队的这一教学成果也在全国得到了成功推广。12月28日,教育部召开的“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推进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现场推荐了吉林省通榆县示范区学生通过学习济南市望岳路小学“诵读识字•自主读写”的教学方法快速提升识字量、增强阅读自信心的经验案例。

改变学生“日用而不知”的现状

“大家来看这个字,它是我们现在读的‘家’字,甲骨文中它是这样写的。”在山东省实验中学的古文字学社的教室里,李鸿杰老师正在给社团学生授课,该校也是本次入选的甲骨文特色学校之一。早在2007年,学校就开设了《汉字文化》课程,由高一学生选修,以校本选修课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甲骨文就是这门课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

“很多学生对汉字是‘日用而不知’,知道怎样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不了解字源,不明白字理,有些字的书写总是出错。”李鸿杰说,学校开设这门课程就是想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扎实,了解字理就必须得追溯汉字的源头,这对以后进一步求学深造也更有帮助,“当前重点高校招生,在‘强基计划’中都有古文字专业,我们也希望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的同学的升学有帮助”。

除了《汉字文化》课,省实验中学还规划设计了15门传统文化课程,为高一、高二学生首批开设了其中7门课程,并于2019年成立了传统文化工作室,使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化,向更广阔的专业领域延伸。

李鸿杰说,甲骨文一类的古文字知识专业性很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为了能让课堂学习与课下实践活动配套,让学生更好的消化所学,学以致用,他们成立了古文字学社,配套《汉字文化》课,并建设古文字资料室,作为汉字文化课程与社团校内实践基地。工作室的老师们还专门配备甲骨文标本、商周金文拓片,特别是端方旧藏“莱伯作旅鼎”等珍贵拓本,再加上临淄西汉封泥实物、历代碑拓善本,建立起汉字演变的实物链条,为学生深入学习古文字提供文献支撑,让汉字文化更具可感性,也能为学生下一步参加高校“强基计划”选拔奠定基础。

同时,学校在教学楼建设甲骨文文化长廊,营造学校汉字文化学习氛围;还利用地域便利,带领古文字学社成员,实地踏勘济南甲骨文出土地大辛庄商代遗址,与现场考古队进行交流;在学期末,组织该课程学生,走向济南大街小巷进行社会用字调查,由学生撰写社会用字调查报告并举办社会用字调查展览。

李鸿杰告诉记者,学生们通过学习甲骨文等古文字后,不只对提升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习视野,也对其他传统文化产生更多兴趣,增强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从基础教育来说,让学生学习好母语,规范书写汉字是我们的基本任务,深入学习祖国文字,无论对于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来说,都是一种使命”。

计划三年全省创建100所左右甲骨文特色学校

据了解,创建甲骨文特色学校是由山东省教育厅语委办在全国首倡并付诸教育教学实践的,这项活动得到了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的高度重视,并拨出专款予以支持。据山东省教育厅语委办二级调研员李志华介绍,该项目是作为省教育厅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一个具体体现,开展两年多来,因为具备一举多得的教育效果,与语文教学和美育德育结合密切,受到了基层学校的积极响应。

李志华表示,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省语委针对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开展学术引领和业务探讨、并深入全省三十多所学校实地调研指导,举办甲骨文特色学校创建研讨会培训班,两年来,已经先后有74所中小学校通过专家评审成为“省级甲骨文特色学校”。省教育厅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省创建100所左右的省级甲骨文特色学校。

作者:迟佳、孙悦琛

编辑:冀春鑫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临沂罗西小学:探索全科阅读 打造书香校园

 近年来,临沂罗西小学紧紧围绕“以和育德、以雅养正”办学理念,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以全学科阅读为突破口,全力唱响“ ...

07-01 10:5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泗水县实验小学走进党史纪念馆 传承红色基因

近日,泗水县实验小学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与优秀少先队员代表,赴泗水县柘沟党史纪念馆开展沉浸式党史学习实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 ...

07-01 15:07泗水县实验小学

东营弘文小学多管齐下 守护学生“睛”彩未来

近日,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凭借出色的近视防控工作受到关注。该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多维度发力,全方位守护学生视力健康。

07-01 15:52东营区弘文小学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