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山东 > 正文
山东教育“战役”在行动:莱西中小学校、青科大、烟台大学、鲁东大学
发布时间:2022-03-08 13:49 来源:青岛日报、山东各高校 A+A-
-分享-

莱西中小学校:守护师生平安健康,确保教学有序开展

  3月7日清晨,新一周的课照常进行。只不过,有的学生和老师隔着屏幕相见。3月7日至4月1日,莱西市普通中小学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活动。莱西七中学生也在隔离点开始了网课学习。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生活,老师和学校成为学生的强大后盾,帮忙搬运书本,挨家挨户为学生送去学习用品。

  学生自理能力让人欣慰

  一个人住在隔离房间,学习和生活怎么样?莱西七中隔离点的学生状况牵动人心。据在隔离点陪同的老师们说,孩子们比大家想象得更坚强更自律。“同学们身体怎么样?8点咱们做卷子,然后互相沟通一下。”7日早晨7点,莱西七中初四2班的曲同学用隔离宾馆的内线电话将同组4个同学叫醒,然后沉着熟练地安排本小组的阶段学习任务。从同学们的回应看,大家精神状态稳定。

图片

  莱西七中学生做好个人防护,准备从学校前往隔离点。

  据了解,3月5日凌晨5点,莱西七中的老师和学生们抵达隔离点。出发时,初四2班班主任董婷婷已经提醒学生带上了所有的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大家抵达隔离点后,董婷婷将学生按照学习小组分成4人一组,每个任课老师负责一两个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你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休息,身体健康最重要!”语文老师张永美把自己房间的电话号码抄给学生,并给学生下达了任务:到房间之后洗漱睡觉,什么都不用想,睡够了给老师打电话。“自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我们经常性地演练,真正遭遇疫情并不慌乱。穿上隔离服后,我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镇定,因为学生还在看着你!”孩子们从学校直接到隔离点,身边都没有手机,在家长将手机寄到隔离点之前,孩子和家长的沟通都靠老师的手机传话。“你没带换洗内衣怎么办?”“我把身上穿的洗干净用吹风机吹干。”董婷婷用手机联通孩子家长,再打开免提,用房间电话接通学生。双方对话时,孩子们显露出来的自理能力让老师和家长欣慰。“孩子们很懂事,还反过来安慰家长,关心家里的情况。”董婷婷说,为了保障学生的网课和生活,隔离点已经发放表格,统计师生需求。表格上详尽列出了很多项目,内衣、袜子、充电器、卫生巾、头绳、常用药物等都在列。这个周一,学生的网课陆续开始。课表上给学生安排了运动项目,比如利用房间内的设施进行体育锻炼。老师们则利用在线共享软件集体备课。

  老师扛着课本挨家送

  停课不停学,学生们稳定有序上网课的背后,是老师、学校和整个教育系统的全力保障。上周末,莱西的学生们接到了通知:3月7日至4月1日,莱西市普通中小学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活动。可是,好多书还放在学校怎么办?为了不让疫情耽误孩子学习,3月5日上午7点半,莱西一中全体85名班主任齐动手,将全校4000多名学生的学习用书打包整理成6000多个方便袋,再装进360多个编织袋,分头运送给学生。

  为了保护好这些学生的资料,老师们用了120余卷胶带纸和6200多张便笺贴。运送学习用品的是老师的私家车,平均每位班主任出车6次以上。为了确保每个孩子居家上网课时所需的这些书籍和学习用品能及时到位,很多老师中午都顾不上休息。截至当天晚上8点,老师们将所有学生用书送到了每一位学生手中。

  “老师连我放在教室的篮球鞋都送过来了。”莱西一中高三学生小栾说,老师的贴心给了他战胜困难的信心。因为之前有过居家上网课的经历,他根据课表制定了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学校教的韵律操在这时候派上了用场,下课时,他可以在房间里舒展身体,进行锻炼。

  据介绍,疫情防控已经是教育系统常态化的工作。每个月教育系统的线上调度会,会就近期疫情防控中的关键点再部署再强调。期初,有全体老师们参与的防疫培训;期中,会安排疾控专家对老师进行专题培训。在各个学校,师生参与的疫情防控培训和疫情联防联控应急演练会按时举行。学校的隔离室、物资储备库、食堂、门岗等重点部位则由教育部门定期督导检查。因此,当疫情来临,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应对都比较从容。

  在网上,社会各界对莱西隔离点的师生给予了极大关注。“孩子们加油!”“‘莱’日可期,‘西’望无恙!”“我们都是孩子们的依靠”“保持乐观,你会发现,小小的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鼓励,祝福,人们坚信这场战“疫”,我们一定能赢!

青岛科技大学

  同心战“疫”,一起加油!

  在特殊时期,青岛科技大学为提醒师生做好个人防护,特别制作了宣传海报——

  1.时时记得口罩要佩戴

  去到公共区域时刻记得戴口罩

  若戴口罩 要先洗手

  捏紧鼻夹 贴合面部 避免漏气

  区分正反面 不能两面戴 不要碰表面

  日常交流时 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

图片

  2.就餐高峰期要避开

  就餐避开高峰期

  尽量隔位坐

  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

  实行分餐制 并使用公筷

  养成文明就餐的好习惯

图片

  3.学习生活环境要维护

  多多开窗通风

  保持宿舍教室干净整洁

  上课自习别忘戴口罩

  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

  需要我们来维护

图片

  4.见面方式要变通

  增强防疫意识

  心理上对疫情不大意 不松懈

  不参加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

  有要事 开视频

  线上交流 安全你我他

图片

  5.健康生活方式要养成

  多消毒 勤洗手

  减少外出 不乱走

  加强身体锻炼 保证充足睡眠

  增强体质 健康饮食 规律作息

  健康的生活方式

  你值得拥有

图片

  6.聚会聚餐要取消

  外出勿扎堆

  聚会推一推

  在原地 最可靠

  见面不怕晚 安全最重要

图片

烟台大学

  虽然看不清楚他们是谁,但知道他们为了谁!

  近期,随着春季学期开学和省内疫情防控形势的日益严峻复杂,校园疫情防控的压力与日俱增。与病毒传播赛跑,精准、快速、高效的核酸检测是关键所在。为坚决做到“应检尽检”,烟台大学校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披甲上阵,夜以继日昼夜奋战在核酸采样的第一线。从2月24日至今,共开展核酸检测采样5万余人次,其背后充满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全员全时“上阵”,手上有了“肌肉记忆”太忙了,太累了。从2月24日集中开学,陆续开展对1.5万名左右省外返校学生的大采样;3月2日起又针对1400名途经黄岛返校生和上海来烟一例确诊病例次密接学生开展两轮采样。烟大校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开启“战备状态”。

图片

摄影/ 刘思越

  每天7点到院,院长曲增欣对一天的攻坚任务进行快速部署。7点半,“大白”们已经分赴各自的“战壕”。南北校区的采样点、临时留观点、医院各科室……针对已经在宿舍集中隔离的学生,“大白”们还要对照表格,进入一间间宿舍采样。

图片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让学生们少排一会队、少挨一会冻,校医院医护人员放弃轮岗,全员全时“上阵”,尽量开最多的检测通道,尽量缩减一切休息时间。每个人从早上7点半坚守到晚上10点半。天气寒冷、人手紧缺,“大白”们每天重复完成几百次核酸检测动作,手上都有了“肌肉记忆”。腰酸背痛、手脚冰凉,他们身穿防护服的时间有时长达7个小时,却没有一人喊苦喊累。之所以称他们为“战士”,也正因为他们困难面前不退却,坚决完成目标任务。支撑他们奋战到底的,不仅是来自医护人员的职责所在,更是情系校园的坚守担当。

图片

  每天睡五、六个小时,一天三岗不喊累院长曲增欣亲自坐镇、带头示范,最早到的是他,最晚走的还是他。采样点、留观处、医院分诊处……处处是他的身影。接收任务、制定计划、物资调配、人员安排……他是这场战役的“总指挥”。“守护全校师生的健康安全、捍卫疫情防线,是我们的职责和荣光。”曲增欣表示。

图片

摄影/ 孔田田

  同样勇担职责、冲锋在前的,还有医疗主任王淑珍和护士长谢艳妮,她们带领医护队连续奋战了10天。期间,两人没回过一趟家,每晚只是挤在临时病床上睡5、6个小时。而她们却认为坚持不懈的动力是“一个战壕”的同事们给予的。“3月2日,曹丽艳、周丽丽两位护士从7点多开始,一层层楼爬,一间间宿舍进,为隔离学生做上门采样,一直忙到下午2点多。快速吃上一口泡面,下午又到临时采样点继续奋战,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谢艳妮回忆,当时一组人员正在忙着给上午的采样做信息录入。曹丽艳和周丽丽看到大家还在忙,就毫不犹豫加入了信息录入的队伍,一直忙碌到晚上12点多。

图片

摄影 / 陈奕锟

图片

摄影/孔田田

  院长曲增欣看着这群年轻人如此忘我工作,体谅地想犒劳一下这几个孩子,让他们尽管提要求,年轻护士邝畅却说:“院长,我最想喝冰红茶!”只是一瓶冰红茶,邝畅拿到时立刻露出了孩子般兴奋的笑容,这让曲增欣又心酸又感动。这个团结的集体,每位医护人员迎难而上,义无反顾,不计得失地保持着昂扬的“战斗”状态,践行着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

  才卸“战甲”又背行囊,舍弃小家为大家3月4日晚,防疫首战告捷,所有检测结果均呈阴性,此时的医护人员们也已连续熬了几个大夜。连续作战让排查结果以最快的速度呈现,也第一时间破除了全校师生的担忧。

图片

摄影/袁兆军

  任务轻了,这一晚,医疗主任王淑珍终于有时间回趟家,想休息一晚,以好的状态应对第二天一早开始的第二轮大采样。10天没回家,王淑珍终于能洗个澡,吃一顿家里的饭。累了这么久,她全身酸痛,服下一粒布洛芬,8点多就累得沉沉睡去。这一觉真香啊,可是不到10点钟,王淑珍的电话响了。“紧急通知,连夜对2100名学生进行核酸采样!”听得出院长曲增欣的严肃,出于习惯,王淑珍一听到“采样”这两字大脑立刻就清醒了。穿衣、打车、赶到“战场”!

图片

  3月4日晚22点整,“烟大校医院工作群”发出集合通知,连夜召集大家开展莱西来烟学生排查。烟大校医院的医护人员们从不对工作群设置消息免打扰,第一时间,30位“战士”回复“收到!”并以最快的速度赶赴医院。这里面,好多人像王淑珍一样,好几天没回家,刚卸下“战甲”就又要背上作战的行囊。

图片

  护士长谢艳妮的孩子正处在高考冲刺期,6岁的小女儿“满意”一直由姥姥和奶奶轮流照看。谢艳妮收到消息时,小满意刚在妈妈怀里睡着。“满意,醒醒!快穿上衣服跟我去奶奶家。”谢艳妮知道,这一去又不知什么时候能回家。小满意幼儿园布置的三八节任务“给妈妈洗一次脚、捶一次背”孩子又要交白卷了。想给大孩子做顿早餐的计划也得放下了。22时40分,家最远在芝罘岛和牟平区的医护人员也已经到岗。这时,大家早已在忙碌地准备防护设施、采样物资。夜深了,烟台大学校医院里却像过年般热闹。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没一人喊苦叫冤。守护校园师生健康安全的使命,让他们把困意抛到了九霄云外。

图片

摄影/孔田田

  通宵“作战”不知疲倦,守住防线成信念晚上23:11,烟台大学北校区核酸检测的名单传来,第一批医护人员披着星光匆匆赶往学生宿舍。第二组、第三组……南校区名单传来,第二批医护人员出发……深夜的校园很静,学生们临时接到采样通知,不免有些心慌。一敲开门,医护人员们总是先安抚学生的情绪:“别担心,孩子,我们连夜过来,只是为了最快时间对莱西来烟人群做好排查确认。”

图片

  这一夜注定无眠。15个采样组跑遍了学校近20栋宿舍楼,为400多个宿舍做了2100多个采样。工作群里,消息一直没停。这个组物资不够了,另一个组立刻支援。一直到3月5日凌晨4点半,最后一个采样组才回到校医院。来不及休息,所有人又立刻投入信息录入工作。“作战”持续到清晨7点多,他们才分批到临时病床上睡了一会。他们知道,当天是1.5万省外返校学生的二轮大采样工作,下午还有2107人的第三次采样,以及昨晚那批宿舍的第二轮采样……战斗远未结束,他们睡不沉。不计回报负重前行,冲锋在前守住防线,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信念。

鲁东大学

  我的鲁大 我来守护

  春季开学以来,面对瞬息万变且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鲁东大学师生员工同心战疫情,确保师生健康安全。

图片

  “截止到2月28日凌晨3时33分,首轮重点人群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经排查,在东校区集中隔离的14名学生,未发现有感染人员”“青岛黄岛、莱西返校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2月28日-3月5日,分6批次对学校重点人群开展核酸检测23000余人次。3月6日,按照市、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要求,学校组织对20000余名师生员工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图片

  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一线工作人员实实在在的坚守与付出。面对3个小时要完成20000余人的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学校在接到相关通知后,克服芝罘区医护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紧急从校医院抽调15名医护人员,补充到核酸采样工作中。不到早上7:00,在南区教职工核酸检测采样现场,就有不少教职工和共同居住在教学区的家属等候,他们间隔一米距离,有序等候。“成年人做检测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但对孩子来说,可能是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来,小朋友,阿姨看看你的嘴巴里有什么?”,参与采样工作的校医院护士李婷婷弯下腰,手里拿着一根棉签轻声地说。“在3月5日下午召开的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培训动员会上,我们接受了系统培训,听取了专家关于手卫生、穿防护服、咽拭子采样、脱防护服等各个步骤的操作规范与动作要领培训,最大限度减轻师生员工和家属的不适感,争取在保证安全和一次成功的基础上加快操作速度。

图片

  “学校将于3月6日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请机关各部门、教辅各单位党员干部待岗,随时做好志愿服务的准备。”全员核酸检测前夕,学校“通知公告群”内发出这样一条信息。“收到,准时到达”……党员干部们纷纷回复。“是党员,就应该关键时刻挺得出、顶得上!”,在核酸检测现场,学校党员干部闻“疫”而动、挺身而出,以“逆行者”的姿态奋战在一线,用行动践行初心,用汗水书写担当,用责任和坚守共筑抗击疫情的“红色防线”,让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今天特别巧,正好是我的政治生日,我早上收到了党支部给我发来的‘政治生日’贺卡,特别荣幸过了这么一个难忘且有意义的政治生日。”学校一名机关党员干部表示。“上级主管部门现在紧急调度各高校自2月26日起从青岛黄岛返烟的学生数量”“请及时完善教育系统常态化疫情防控信息统计表”,春季学期开学以来,面对各类信息排查、人员统计、核酸检测组织等工作,学校人事处和学工队伍“舍小家,顾大家”,甘做学校师生的“守护者”。“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陪伴在学生身边,让他们安心”“每天把手机就放在耳边,睡觉的时候还随时想着这件事,什么时候电话响起,就随时准备冲出去”,一名学院辅导员表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确保我们校园安全和学生健康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春季开学至今,每一名学生的出行和请假信息,我时刻关注着,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图片

  “我的鲁大,我来守护,我报名!”“我是一名学生党员,我报名!”“我今天刚做完核酸检测,能优先考虑我吗?”,3月5日,校团委接到全员核酸检测通知后,第一时间发出“志愿者征集令”,短短半小时,150余名志愿者召集完毕,在接受统一培训后,将于第二天赶赴指定地点从事志愿服务。“‘新兵’报到,没有太多的时间适应‘战场’,做志愿者服务工作,虽然辛苦,但很有意义,这是历练,更是成长”,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20级学生张照堂表示。“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站那么久,说不辛苦是假的,但是看到大家笑着对我们说‘谢谢’时,觉得一切都值得了”,食品工程学院2020级学生张安妮说道。

图片

  和其他的志愿者不太一样,来自外国语学院的2021级学生贾舒闵负责拆除核酸检测取样棉棒外包装,需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隔离衣、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和胶皮手套才能上岗工作。如此全副武装,不到一个小时就会产生窒息感,对体力消耗很大。为减少更换衣服的次数,贾舒闵连续几个小时不喝一口水,不上一次卫生间。尽管是早春,天气还有些寒冷,但是衣服还是都湿透了,口干舌燥,双手也被汗水泡肿泛白。在3月6日的核酸检测现场,和贾舒闵一样从事拆除核酸检测取样棉棒外包装、核酸检测扫码登记的志愿者还有31人,他们主动请缨,毫不畏惧,毫无怨言,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这群“奔涌的后浪”,用青春力量筑起校园抗疫的长城。

图片

  “春季开学至今,我就住在接待服务中心了,主要是为隔离学生做好服务。”2月19日起,作为学校临时隔离点的北区、南区和东区接待服务中心,累计接待926名学生接受集中隔离。“这些学生跟我孩子差不多大,我跟他们说,生活上的需要我们会尽量满足大家,有啥问题都可以找我”“登记入住、协助完成核酸检测、帮助学生订餐取餐、监督隔离点每天全方位无死角消杀、领取发放防疫物资,这些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桩桩件件都来不得半点马虎”。为更好地给隔离学生做好服务,隔离点服务人员为所有隔离人员建立微信群,随时了解隔离人员的需求,为隔离人员送递生活用品和其它物品等,尽力满足隔离人员的个人需求。

图片

  3月初,正值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准备的关键环节。在全员核酸检测现场,有不少同学一边排队等待做核酸检测,一边背书,一刻也没有松懈。“当时看到这一幕时,我的内心是非常感动的,我们的学生在这么特殊的时期,还能利用碎片化时间坚持学习,他们这股争分夺秒的学习劲,真的让我感到自豪。’”在旁边负责组织学生的辅导员说。

图片

  根据3月6日17:00反馈的结果,学校7批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全力以赴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贡献“鲁大力量”。(来源:青岛日报、山东各高校)

编辑:白天

审核:冀春鑫

相关阅读

2025年全省普通高中校长培训班举办

7月29日-31日,全省高中校长培训班在济南举办。培训班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以提升校长政策执行力和战略领导能 ...

08-01 08:45山东省教育厅

开始征集!全省青少年学生阅读荐书活动来啦

为充分发挥阅读在培育时代新人、传承优秀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山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阅读书籍 ...

08-01 10:58山东教育发布、山东教育社

山东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现场集中受理启动

山东省 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现场集中受理工作今天启动,工作将持续到 9月12号。

08-02 09:48山东电视台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