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临沂 > 正文
“人人都说咱教育好!”费县唱出老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歌声”
发布时间:2022-07-10 14:14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作者:李勇、周玉森 A+A-
-分享-

山东教育新闻网讯 日前,教育部举行“教育这十年”1+1系列新闻发布会,聚焦山东基础教育发展经验。其中,临沂市费县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典型案例受到了广泛关注。

从“办学条件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的低位均衡,到“资源配置合理,人人有学上”的基本均衡,再到“政府保障有力,人人上好学”的优质均衡,费县教育事业一路发展起来有哪些特别之处?带着这个问题,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当地教育系统和学校,探求 “费县模式”的经验所在。

5700多万投入让5700多名农村娃“上好学”

薛庄镇位于沂蒙山腹地的大青山下,著名民歌《沂蒙山小调》就诞生于此。“人人都说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风光……”这句经典的歌词,唱出了当地秀美淳朴的风光民情。但曾几何时,提到当地学校的办学情况,熟悉的人都直摇头。据薛庄镇中心学校校长张贵州介绍,全镇12个基层学校中,曾经有11个位于贫困村,最远的距离镇驻地20多公里,办学条件可想而知。

这样的情况在近些年得到了明显改善。借助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和中央省市各级政策的专项支持,薛庄镇先后获得资金5793万元,消除危旧校舍9116平方米,建设餐厅12处、高标准篮排球场1处,所有教室、宿舍都装配了空调,并实现了1000M网络进校园。

张贵州说,经过一系列改造升级,现在全镇5700多名农村娃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感谢党的好政策,这些年,教学设施配齐了,学校变漂亮了,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养成了,成绩也提高了。”

薛庄镇中心小学的改变是费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早在2018年,费县就在临沂市率先启动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在义务教育 “全面改薄”和解决大班额等重大教育民生工程的推进实施上,费县当起了山东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急先锋”。

对此,费县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任广飞向记者介绍,作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费县提前一年完成“全面改薄”任务,在临沂市率先实现取暖全覆盖和教育信息化,并承办了全省推进“全面改薄”工作现场会,“科学谋划,集中投入,上下联动,强力推进”的“费县模式”在全省推广。

任广飞向记者列举了一组数据。截止到2021年年底,全县累计投入32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120多万平方米,中小学全面消除55人以上大班额,幼儿园实现标准班额,全县小学、初中教育资源配置7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智慧校园”让农村学校“化茧成蝶”

 “教育是民生,公平是关键,优质均衡发展是目标。”任广飞说,优质均衡发展不仅是要保障每一所学校办学条件优越,还要在办学理念和内涵上不断提质增优。在费县刘庄中心小学,记者发现,这里的校园管理和教学手段,足以颠覆对乡村学校的固有印象。

刚进校园大门,记者的来访信息就被人脸识别系统扫描传递给了受访老师;上课前,老师只需打开手机上的客户端,就可检查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问题反馈;在无人值守的智慧阅览室里,师生们可以不受时间限制自助借阅图书……在这所乡村小学里,“智慧校园”管理无处不在。不仅如此,该校还以“智慧校园”为契机,探索了创客教育,开设了机器人、航模、3D打印等课程,不少学生已多次在国家和省市级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刘庄中心小学校长全金合告诉记者,在县里的支持下,学校在“智慧校园”及创客教育上前后投资了100余万元,实现了家校通、班班通、校校通,并通过数字化校园综合平台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目前,学校已获批临沂市智慧校园第二批信息化试点学校和山东省信息化示范学校。依托人工智能,一所农村小学实现了“化茧成蝶”的蜕变。

像刘庄中心小学这样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学校在费县还有很多所。记者了解到,通过“智慧校园”试点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当地中小学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正在深度融合,逐步普及的创客教育、机器人教育,为学生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城乡一体强师兴源 “人人都说咱家乡教育好”

高质量的教育发展需要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做保障。各类教育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师资配置如何跟上?

对此,任广飞表示,多年来,全县强力推进师资均衡,教学质量这条主线一直没放松。目前,费县已建立并落实新教师年补充机制和交流轮岗机制,2018年以来,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教师3000多人。“单2021年一年就招考各类教师968人,创造我县单年教师招考历史最高纪录。”此外,费县还遴选46名乡镇教师到县直学校任教,选派39名县直优秀教师到乡村支教,既有效缓解了教师缺口问题,又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

记者了解到,就在2021年,费县县委、县政府在临沂市率先出台了《加快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聚焦公益普惠、优质均衡,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当年一年就投资10亿元,完成33处中小学和幼儿园新建、改扩建,整治规范10处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新增学位1.5万个,较好满足了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2022年,我们继续加强校舍和教育教学装备建设,规划投资17.2亿元,建设幼儿园20处,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8处,改扩建高中学校3处,新建临沂市工程学校新校区,总建筑面积41.3万平方米。建成后,预计新增学前教育学位4480个、义务教育学位15830个、高中教育学位1320个、职业教育学位10000个。”任广飞向记者介绍说。

今年,费县还将大力实施“强师兴源”行动,计划公开招聘教师630人、引进高学历人才70人、“三支一扶”33人、公费师范生30人。同时,进一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通过实施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把教育办成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点赞的光彩事业。


作为革命老区,费县抓住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的重大机遇,全面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在 “科学规划、集中投入、上下联动、强力推进”的优质均衡模式中,勾画出了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走出了一条推进义务教育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正如在悠扬动听的《沂蒙山小调》歌声中唱的那样,费县教育人唱出了“人人都说咱家乡教育好”的新歌声。

记者 周玉森 采访报道

作者:李勇、周玉森

编辑:冀春鑫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临沂市: 让学前融合教育助力每个孩子成长

“孩子现在能主动参与同伴游戏,还能完成简单的手工作品,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近日,在沂南县特殊教育实验幼儿园的家园交流会 ...

07-07 09:0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