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五莲:大山里的职教“名师摇篮”
发布时间:2022-07-27 09:03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作者:魏海政 朱世东 A+A-
-分享-

  山东省五莲县是地处鲁东南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县城,人口只有40多万。然而,近段时间以来,来自山东省教育厅的喜讯频频传至这座山区县城。五莲县唯一的职业学校——日照市科技中专有32名教师在省级名师或省级教学成果评选中榜上有名。先有杨吉英、马亚男两位老师顺利通过山东省齐鲁名师(中等职业教育)、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考核验收,再有牛伟、赵振铎两位老师以全省第一、二名的成绩入选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培养计划,还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获得省级特等奖。一时间,让五莲这个山区县城里的职业学校,成为人们交口称赞的职业教育“名师摇篮”。

  五莲县教体局局长万兆博介绍,五莲县近年来抢抓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重大机遇,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和教育振兴三年行动,提出“建设一支水平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专家型教师队伍”目标任务,多措并举、精准施策,点燃“名师”驱动职教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今年3月份,五莲县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首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县”。

  创新人才招引机制。五莲县在省内首创打破学历门槛,实施不唯学历唯能力的招聘改革,招录中职车加工技术项目全国一等奖选手沙伟、数控铣技术项目全国冠军李莲鹏等4人担任在编实习指导教师。这些人员迅速成长为职业学校骨干教师、技能大赛金牌教练。实行“先入职、后考证”,持续招聘紧缺专业教师110余人,这部分年轻教师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注入了蓬勃活力,先后取得了11枚国赛金牌、43枚省赛金牌,为日照市夺得首枚省赛金牌、首枚国赛金牌、首个全国冠军。

  打通名师成长路径。五莲县推陈出新构建层次分明、覆盖老中青三代的职教师资分类分层培养计划,实行“新老教师青蓝帮扶工程”和“储备专家库”的培养机制,让“新教师有奔头儿、中年教师有干头儿、老教师有盼头儿”。打破“有编即躺平”的怪圈,落实新聘教师转正定职考核机制,入校即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试用期一年后聘请第三方命题评判,确定是否晋级。目前已有3名新聘教师延缓定职、延期进行职称评聘。建立“教师提需求、政府来买单”的培训机制,针对不同的学习需求、发展方向,每年职教师资培训投入达100余万元,给专业教师更多自主选择成长空间的权利。得益于因人而异的个性化名师培养体系,目前众多80后青年教师挑起职教事业的大梁,部分90后年轻教师开始崭露头角、迈入骨干教师行列。

  激发名师成长活力。实施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制度。实施“不唯学历唯能力、择优选择竞争上岗”的选人用人办法,选拔了一批85后、90后名师担任专业系部主任、中层干部,为其提供更为广阔的施展才能的舞台。实施以工作实绩为导向的绩效工资制度。围绕“分类计酬、向一线倾斜”原则,按照德能勤绩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将教师工作实绩、个人发展与评先树优、职称评聘以及绩效工资关联。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充分考虑中青年教师业务成长,实行技能大赛辅导优秀教师优先推荐办法。积极推荐优秀青年教师申报省、市高层次人才,有3名教师通过日照市“惠才卡”绿色通道由初级破格晋升副高。

  通过让山区中职教师成长发展环境更有温度、有广度、有高度,五莲县诞生了一批省级名师、国家级专家,这座山区县城的日照市科技中专学校真正成了一处职业教育“名师摇篮”。目前,该校已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技能大赛专家、裁判11人,省特级教师、省齐鲁名师、省青年技能名师10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名师工作室3个。(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作者:魏海政 朱世东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以音乐为媒,以党课为载体—— 音乐情景党课为清廉学校建设注入活力

“百年大党启新程,亿万先锋砥砺行。党性教育拓载体,永葆组织先进性。艺术赋能强信念,勇于实践担使命。于无声处传薪火,复兴伟 ...

08-04 09:1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成长有人帮,发展有通道,前景有奔头—— 威海市卫生学校助教师职业生涯一路花开

威海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教师王淑英说,学校支持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习和企业实践。进入暑假以来,她先到上海交通大学参加了为期5 ...

08-04 14:58《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专:大师云集,窑火传薪 ,融窑柴烧创作营“燃”爆岛城

这个夏天,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陶窑工坊内窑火不熄、匠心涌动,2025中国(青岛)融窑柴烧创作营在这里火热开启 ...

08-04 15:07《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