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根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报送师德师风建设典型案例的函》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的通知》(鲁教师函〔2022〕41号)要求,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典型案例评选工作。经各级教育部门、各高校推荐,省级专家评审,共遴选出10个师德师风建设典型案例,现予以公布,供各地学习借鉴。
省教育厅在《关于公布师德师风建设典型案例的通知》中,要求各地各校持续强化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勇担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优良的师德师风、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近年来,济南职业学院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7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教师〔2019〕10号)和教育部《关于在教育系统开展师德专题教育的通知》(教师函〔2021〕3号)要求,从顶层设计出发,聚焦“五点聚力”,紧盯“五项提升”,持续巩固师德专题教育成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水平。
一、聚力加强党的领导,组织建设“赋能提品”
师德师风建设,重在组织和引导。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切实履行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成立教师工作委员会,印发《中共济南职业学院委员会关于成立教师工作委员会的通知》,标定教师工作委员会组织分工、工作职责、成员部门共性职责及具体职责。充分发挥党委教师工作部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统筹作用,提高干部队伍思想认识,落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明确各院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健全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压实了各部门职能职责,形成了师德师风建设长效运行机制,打造出“党建+师德师风建设”融合创新品牌。
二、聚力强化规范遵循,制度建设“强基提档”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正面教育引导,制定《师德师风先进集体与个人评选办法》等,定期表彰和奖励在师德师风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建立师德师风动态问题研判制度、师德师风工作通报与年度报告制度,并持续完善教职员工岗位聘任与管理办法。加强工作监督。制定《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广大教职员工的师德行为,对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反面事例等定期通报。健全培训机制。将师德教育纳入新进教师职前职后培训课程,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学业务能力双重培训。印发《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摘录)》等解读资料,开发《习语100句》系列案头书、手中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卡,校官网、微信公众号及校园主干道及楼内的师德师风专栏。多渠道、多方式、常态化引领广大教职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三、聚力深化价值引领,思想建设“凝心提质”
发挥课堂铸魂育人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围绕“品德高尚、品质优秀、品位高雅”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构建“4+2+N”思政课程育人体系。学校建立覆盖革命战役纪念馆、社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合作企业、脱贫攻坚一线的实践教学基地,打造“朋辈思政课”“乡村思政课”“企业思政课”等思政名片,开展实践教学100余场。学校创设“三融三向”递进式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建构“四阶双融”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将“知情意行”四阶段成长阶梯与“学教并重”的教学路径融合推进。建成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双高”建设期内结集课程思政案例集10本、优秀课程思政示范课100门。学校被命名为济南市首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基地,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丰富师德师风培育涵养形式。创新宣传形式,在学校官网发布师德典型系列报道;积极推送弘扬师德师风的主题影视及文学作品;自主创作《我和我的祖国》《唱支山歌给党听》等微视频,培养广大教职员工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四、聚力选树师德榜样,队伍建设“层级提优”
创新师德教育方式,强化团队建设。梳理“济南职业学院教师团队建设案例”,建成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省级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等8类54个创新型团队,总结形成“宏观布局、系统构建、架桥铺路、环境创新、自主评聘”的实施路径及建设经验。通过名师榜样引领、团体带动提升、教师交流互助等形式,激发教师涵养师德的内生动力。建成“五力并举,分层分类”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五力”,即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化职教能力五种核心能力;“分层”,即新任教师——成长教师——骨干教师——主导教师——专家型教师的职业发展层级路径;“分类”,即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
五、聚力完善评价体系,作风建设“创新提效”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修订《师德师风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师德师风考核评议制度》,形成“联系工作实际、统一操作程序,规范考评环节,细化考核流程”的实施路径,使评价内容更合情合理,评价程序更具体可行,实现了作风建设的新突破。建章立制与多元评价相结合。多元主体参与评价,形成“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四级评价体系,把教师自我评价与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开发“泛雅平台”评教功能,对教职工的师德表现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检查常态化。对师德违纪案件“零容忍”。面向全体基层教师开展“师德师风”学习与测试活动,将各类师德规范纳入在职教师全员培训必修内容。以学促改,以测促学,助推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强化师德师风考核结果应用。将师德师风评价考核作为人才引进、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评优树模、绩效奖励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参考,实施“量化+质性”综合评价,在量化赋分标准中将“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规范”作为首要量化要素。
近年来,学校以担当作为、负责任的态度系统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形成了“主体责任清、工作部署明、各级落实好、教师自律严”的良好局面。(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编辑:王骄
审核:白天
“百年大党启新程,亿万先锋砥砺行。党性教育拓载体,永葆组织先进性。艺术赋能强信念,勇于实践担使命。于无声处传薪火,复兴伟 ...
威海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教师王淑英说,学校支持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习和企业实践。进入暑假以来,她先到上海交通大学参加了为期5 ...
这个夏天,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陶窑工坊内窑火不熄、匠心涌动,2025中国(青岛)融窑柴烧创作营在这里火热开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