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艺美院主办!全国专家共讨设计类学科专业建设与研究生培养
发布时间:2022-11-28 17:33 来源: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作者:靳玉华 A+A-
-分享-

  11月26日,设计类学科专业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研讨会以线上形式举行。此次研讨会-由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联合主办。会议旨在积极应对学科专业目录调整给设计类学科专业建设、研究生培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讨设计类学科专业通过升级创新回应时代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方式,同时也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校5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宋慧文,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宁钢、浙江大学教授孙守迁、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吴小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宋协伟、湖南大学教授季铁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清华大学教授杨冬江、苏州大学教授李正、同济大学教授范圣玺、武汉理工大学教授潘长学、江南大学教授魏洁等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装饰》主编、清华大学教授方晓风,东南大学教授李轶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校领导潘鲁生、苗新民、董占军,以及教务处处长顾群业出席了会议。

  设计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对此,潘鲁生在致辞中指出,设计类学科专业建设应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重大创新需求为导向,加快知识整合和资源流动,积极回应新技术、新需求和新国情,致力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提升社会系统设计能力,实现跨学科的合作赋能与聚力突破,推动设计教育高质量发展。他表示,要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为拓宽设计类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出谋划策,为未来设计教育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智慧。

  宋慧文作为联合主办方致辞时表示,新版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对艺术类学科专业建设和研究生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设计类学科专业更是出现了重大的结构性调整,这在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中均有体现,设计教育要积极去适应、去调整、去改变、去研究、去发展。包括设计学科在内的整个艺术学科,要把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和特色,凝练未来学科专业方向,促进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主旨发言第一场主要围绕设计教育及人才培养、文化创新等主题展开。宁钢、季铁、范圣玺、杨冬江、李轶南、方晓风、宋协伟先后作了题为《新文科背景下设计教育与行业互动》《文化引领·数智赋能——经世致用的设计创新领军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基础教育的创造力培养》《设计类学科专业发展的守正与创新》《未来的设计与设计教育摭谈》《产业创新推动文化创新》《设计不在——2030高等教育新愿景与未来契约》的报告。

  研讨会主旨发言第二场主要围绕设计类学科专业未来发展、产教融合展开。孙守迁、李正、潘长学、宋慧文、魏洁、吴小华、顾群业分别作了题为《HCPS赋能设计学科的未来》《高科技时代设计类学科专业如何高质量发展》《设计学科产业融合在工科大学的实践》《以学科专业的内生动力和内涵建设服务国家社会需求》《面向未来的设计学科研究与实践》《艺术即创新 算法即设计——数字媒体时代下设计的交叉与融合》《产教融合与集成创新》的发言,分享他们的教育实践与智慧经验。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董占军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研讨会围绕新学科专业目录、新研究生培养、新设计学,对标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战略与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前沿热点问题,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和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既有国家政策的解读,也有多所高校的特色发展模式,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部分师生,以及来自北京、江苏、四川等11个省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天津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内蒙古艺术学院、青岛大学等50余所高校的师生参加了会议。

作者:靳玉华

编辑:袁琳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在这里,触摸文化的底气——探访山东大学博物馆

在山东大学博物馆展厅里,柔和的灯光下,一片长18厘米、由4块甲片缀合而成的带刻辞的龟腹甲陈列于展柜中,其上细密的刻痕仿佛 ...

10-09 14:21中国教育报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新禽添彩绿满园,生态画卷再添灵动之笔

初秋季节,在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凤凰河水畔,迎来了一批可爱的“新居民”——柯尔鸭、琵琶鸭、针尾鸭、麻鸭、红头潜鸭以及优雅 ...

10-10 10:19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大团队揭秘!9000年前的小豆长这样

一颗小小的炭化豆子能承载多少历史?让我们跟随山东大学陈雪香教授团队走进后李文化小高遗址。

10-10 15:54山大融媒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