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潍坊市锚定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市教育呈现出“各类教育协调、区域优质均衡、体制机制灵活、群众满意认可”的良好教育生态。
立足幼有优育,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通过印发《潍坊市“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潍坊市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不断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育质量,寿光市、昌乐县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申请“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国家认定县,全省仅有6个。
二是抓好学前教育公办率提升。开展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以来,全市幼儿园建设已开工332所、完工237所,开工率、完工率分别达92.2%、65.8%,全市学前教育公办率、普惠率分别达到61.38%、93.9%,均超省定标准。
三是突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幼儿园教师准入配备、专业发展、日常管理等机制,抓好园长、园长后备人才选拔培育与评价管理。2022年新引进公办幼儿园教师1429人,招录人数总量实现5年逐年攀升。
四是推进学前教育安全规范。潍坊市深入开展民办幼儿园规范管理专项提升行动,全市省级一类园以上幼儿园占比达43.55%。强化教育惠民,优化幼儿园招生方式,实施公办学位保障、同一家庭子女同园就读、托幼一体服务等招生便民政策,满足全市幼儿就近入园需求。
着眼全面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潍坊市坚持“轻负优质”育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成长。
一是加大优质学位供给。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全市中小学建设已开工129所、完工90所,开工率、完工率分别达89.58%、62.5%;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由17.21%下降到4.18%。其中,昌邑市获评首批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全省仅5个。
二是持续抓好“双减”落实。潍坊市突出校内提质,完善教学规程,创新实践作业管理“三个十条”。同时,深化课后服务,11510门课后服务课程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此外,创新建立“1+10”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长效机制,全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96.8%,并全部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构建轻负优质育人生态,获评全国“新时代十年基础教育改革创新案例”,在2022年社会第三方“双减”成效监测中,潍坊市各项指标均为全省最优。
三是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成潍坊教育云平台、大数据中心,录制名优师公益网课11462节,满足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获评全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试点市、山东省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验区。
坚持特色多样,提升普通高中育人水平
潍坊市以特色学科培育为主抓手,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区域整体育人质量。
一是加快国家普通高中“双新”示范区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建设。聚焦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健全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机制,积极推进人文高中、科技高中、艺体高中、综合高中等特色高中建设,全市普通高中育人质量持续保持全省首位。
二是持续深化中考改革。出台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完善考试科目设置、等级呈现方式等,建立“6选4”录取机制,突出学生选择自主权和普通高中招生自主权,满足学生个性化选择。其中,潍坊市中考改革做法入选省教育厅“献礼二十大”大型展示传播活动,并在第九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上作典型发言。
三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潍坊市推进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评一致性改革,加强初高贯通衔接培养,完善特殊才能学生培养机制,促进拔尖创新学生培养,获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13项、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141项。同时,加快城区公办普通高中建设,2022年潍坊市中心城区新增公办优质普通高中学位7440个。
聚焦提升贡献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效提升
潍坊市聚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一是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在全省率先开展“职教高考班”试点,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山海模式”“豪迈模式”“山化模式”为全国职业院校混合制办学贡献“潍坊方案”。省市共建职教创新发展示范区圆满收官,潍坊市以第一名入选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市。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发展。通过制定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度指标体系,助力潍柴等32家企业入选山东省产教融合型企业,歌尔股份入选第一批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召开全市首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话会,签约共建32个现代产业学院、组建29个市级职教集团。
三是提升“双高”院校建设水平。潍坊10所中职学校入选省高水平中职建设计划,4所高职院校通过国家“双高计划”院校中期评估,3所职业学校获评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此外,潍坊市政府与省教育厅签约共建潍坊学院,积极推动潍坊医学院更名“大学”,新建山东生态环境学院和潍坊食品科技职业学院等项目列入省“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创新实施驻潍高校毕业生留潍专项行动,建立驻潍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评议制度,提升驻潍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