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引导更多大学生走进基层、了解基层,日前,聊城大学东昌学院选派教育系常青树志愿者服务队赴山西省古交市马兰镇开展了为期14天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队伍此行以“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家政学专业特点,围绕理论普及宣讲、普通话培训、艺术墙绘、家政理疗、家庭照护及家政综合实务等方面开展,充分发挥当代青年的知识才干,通过深入基层,在实践中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推普活动进社区,文化“润晋”暖人心
常青树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古交市马兰镇利民社区、马兰社区,聚焦两社区居民及社区中小学学生群体,通过实地调研、红色歌曲教学、汉字知识讲解、推普进课堂等形式,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以语言为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身处利民社区的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研问卷、访谈社区工作人员和中小学学生等形式,深入了解当地普通话普及情况、对普通话的认识态度、当地居民对普通话的需求程度以及学生掌握普通话情况等。
志愿者曹宇飞认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意义重大,任重道远。在了解当地居民和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各项推普活动,有助于社会进步。
志愿者们利用暑期辅导活动在马兰社区组织开展普通话小课堂,采取经典诵读、学练绕口令、传唱红歌等形式,提高中小学学生们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通过每日书法教学,帮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他们的书写质量。在写好规范字的基础上,提升书法作品欣赏能力。
大家还结合山西方言特点,自编普通话口诀等形式,在快乐中提升了中小学学生的书写水平。“跟着老师们学习书法,字写得更加美观了,也进一步了解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收获满满。”马兰社区六年级学生刘敏乔说。
志愿者们还组织开展了古诗词讲解、读书分享以及普通话知识讲解、推普墙绘制作等实践活动,引导社区孩子们练习普通话、感受语言韵律,让他们从实践中感受学说普通话的意义。同时,针对社区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志愿者们开展了一对一教学活动和朋辈互助小课堂,全面帮助孩子们说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增强文化自信心。
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在古交市市委组织部的组织领导下,常青树志愿者服务队赴古交市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参观学习。
古交市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有党建工作指导站、两新组织之家、人才驿站、政协之家、统战之家等特色功能室,是集指导、服务、管理、展示、教育于一体的开放式、集约化、共享型综合服务平台。
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志愿者们认真聆听,逐一进行观看学习。他们先后参观了“两廊”“两厅”“五区”“四平台”等功能区,听取了“三定标准”“三单机制”等阵地管理模式和党建工作的方法,深入了解了古交市的发展历史及先进人物事迹,并与服务中心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讨论。
红歌传唱声婉转,知青岁月心中念
志愿者服务队还前往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马兰镇利民社区慰问了退伍老兵。老兵们的故事,平淡中蕴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
在古交市马兰镇利民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深入老兵家中,了解老人们的基本信息、身体状况及生活水平,并为老人们送上慰问品。
交流过程中,当志愿者问及老人最难忘的战友时,肖作文老人声音忽然变得低沉。他说,在抗美援朝时期,战友大部分都是山东人。有的战死,有的各自跟随部队回国发展建设,自己则回到山西。从那之后,很难再与他们取得联系。
在与老年人深入交谈的过程中,志愿者们注意到,利民社区的老年人多数是参与抗美援朝的老兵,以及建国初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山西、建设山西的知青们。平淡语调里充满感人至深的故事,使志愿者们深受感动。
携康养进入社区,以“行”助力社区健康
在利民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志愿者们深入社区老年人群体,与老年人话历史、论当下的同时,将家政理疗、家庭照护及家政综合实务等内容带入社区、带入老年人之中,给老年人群体以不一样的感官与体验。
手指操和八段锦在帮助老年人消除疲劳、缓解紧张情绪的同时,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锻炼身体协调性、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志愿者们将家政学专业独创的手指操及八段锦向老人进行现场教学。
执笔描绘山西风光,色彩彰显学前本色
在教育系党总支与古交市马兰镇政府的牵线协调下,采用“校地共建”志愿服务的模式,志愿者们在马兰镇马兰社区开展墙绘活动。通过深挖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当地乡村特色,设计出了一系列以“山西风光”为主题的墙绘作品,展示了矿产工作的辛苦与丰收的喜悦。
绘制内容以“乡村振兴”“丰收的喜悦”“山西风光”“幼儿园”为主,旨在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传递社会正能量。在创作形式上,注重直观、形象、活泼、简洁明快,用宣传画和标语的形式,使文化墙成为村民身边潜移默化的“宣讲团”。在美化乡村街道墙面环境的同时,倡导积极向上的文明风尚,为乡村带来了一抹靓丽的青春色彩。
了解学子学习需求,助力提升课业辅导
为更好地帮助社区学子完成暑假学习,常青树志愿者服务队走进马兰社区,为社区学生提供课业辅导。
辅导之初,志愿者们首先询问了学生家长及学生个人的需求,对其学习情况进行了大致了解,并对有特殊情况的同学进行重点关注。通过开展素质拓展课,拉近志愿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孩子们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同时,志愿者们还开展了各种富有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走进乡村、了解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乡村的重要途径。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常青树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基层一线,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使命。
(来源: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编辑:袁琳
审核:周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