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香校园的建设初衷、建设理念和规划
学校新领导班子成立以来,依据学校实际,确立了“办一所脚踩大地的未来学校”的愿景,使学校具备潜能激活价值、个性偏好价值;培养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具备红色文化基因,拥有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和融共进”这一办学理念,这不仅符合学校实际,而且与国家发展形势紧密结合,做到不断前进,与时俱进。基于上述想法,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在原有成果基础上,不断探索、完善、实施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课程结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育体系,努力为学生的未来人生奠定坚实而丰厚的基础。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朱永新教授说“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要让学生从书籍里受到教育,并且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他的一生的教育成就最杰出的便是“书香校园”的建设。那么,踩在巨人肩膀上的我们,在学校教育中,给学生创设书香飘溢的校园,让师生在阅读中润泽人生,便成了教育人的永恒责任和追求。
建设理念:
围绕“办一所脚踩大地的未来学校”的愿景,依照“和融共进”的办学理念,让书香溢满校园,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把学校建设成富有人文情怀、师生共享的精神家园,营造知书达理、好学求进的书香校园氛围、构建温馨和谐的文化育人环境。
规划:
1.理念引领,制度保障。
以“书香校园”理念制度建设引领书香校园建设。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拟定相关规章制度,分别从学校领导班子、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有序开展理念培训,确保理念先行,和融共进。
2.环境浸润,以文化人。
整体营造校园“书香文化”环境,从影响学校发展的硬、软件两个层面出发,教室、走廊、道路、花园……让学校的每一处角落都流露书香气息。同时,在教师和学生层面,让“书香语言”成为日常交际的主流语言。
3.活动夯基、课程涵养。
分阶段、分层面积极开展各项书香活动,在活动建设中夯实“书香校园”建设的基础。此外,师生发展中心牵头,完善学校书香课程改革,让校本课程成为书香风采展示的舞台。
4.以点带面,家校协同。
以“书香校园”的建设为契机,让家长层参与到书香校园管理中,特别注重发挥校际间“联研共同体”的作用,让大语文观由学校走入家庭,走进社区,走向社会。
二、书香校园建设的制度和做法
建设制度:
《图书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班级图书角管理办法》《书香班级等书香系列评选办法》等。
书香校园建设原则:
1.以人为本,注重同学校德育建设相结合。始终将人作为书香校园建设的根本,以人的发展助推校园文化的发展,在开展常规德育活动时,注重向“书香”理念倾斜,以“书香”反推德育。
2.教师、学生双向协同,互推互补。坚持教师、学生同读一本书,双层次、协同推进,确保书香理念贯彻的一致性。
3.助力校园平台建设,让书香有迹可寻。以校园公众号、云期刊、滕州教育云为载体,定期推出不同主题的书香建设成果,让书香气息真正有迹可寻。
4.以评促读,以指导提兴趣。积极完善各项阅读评价体系,借助及时有效地评价推动书香阅读,注重整书阅读指导,强化兴趣引领,让兴趣成为书香流传的源头活水。
部分做法:
1.营造书香班级氛围,评选“书香小明星” ,表彰在阅读中表现较好与进步较快的学生,并授以“书香小明星”,通过评比,在校园中形成一种浓烈的阅读氛围,让更多的孩子们与书籍走得更近,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阅读场。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制定相应的制度、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督促、激励学生积极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建立好书交换站,在班内同学间,年部内班级间,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
3.确立专门的读书时间,广泛开展读书活动。
4.建立相应的管理与奖励办法规范学生的读书活动,使学生真正地走进书世界。
5.各班利用班会课开展读书主题活动。
三、书香校园建设的成效和特色
1.书香校园建设贯彻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
通过书香校园项目,促进师生对阅读的兴趣与激情,增加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和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力,让学生积累丰厚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整体素质。
2.书香校园建设实现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与整合。
在书香校园建设中做到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寻求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统一的联系。一是搞好课内阅读教学与创新。以单元主题为中心,进行拓展式“主题阅读”教学。二是以课内为基点,拓展课外阅读。以课文为原点,以典型的课外文章为落脚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圆圈式课外拓展阅读。三是重视活动与评价,促进阅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的特点,给学生搭建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采用讲、展、赛的形式,经常性地开展一些活动,使他们能保持持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
3.书香校园建设与地方文化特色相结合。
北辛街道中心小学所在的滕州,以荷花为市花,延续着带有荷风骨的发展基因。在书香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我校结合家乡“盛世红荷”的特色,以地域文化为载体,把“和荷文化”作为学校的精神表达,以“荷”文化为主题,探索以“书香润心灵”为特色,让每个孩子成为“荷美”少年。
我校举办了“‘荷’你一起,‘莲’润书香”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通过画荷、做荷、写荷、诵荷等来记录下眼中的美景,探索以“书香润心灵”为特色,让每个孩子成为“荷美”少年。
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知荷乡,悟荷气,学荷做人;品荷韵,”等知识,让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让美在孩子们的心中深深扎根。
学校通过对“荷”精神的挖掘和整合,使之成为布置学校环境、引导学校活动、制定学校制度、提升学校精神的根本立足点。如今,“荷文化”已经全方位地融入到了学校的育人体系,以及师生的思想与行为之中,从而形成了追求卓越、崇尚一流的前进精神和超凡脱俗、清然高洁的前进风貌。未来,相信在“荷文化”的引领下,学校定能完成从“小荷才露尖尖角”“映日荷花别样红”到“香远溢清尽韶华”的完美蜕变。
随着活动的开展,校园内外爱读书的孩子多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读书征文活动频频获奖,其中,在2021年寒假期间,我校近三百人次参加了省教科研组织的“寒假读好书”活动,并荣获优秀组织奖。
四、书香校园建设下一步工作方向
1.多搭建读书平台,多渠道为孩子提供优良图书。继续图书馆建设,多方筹备调配图书,丰富图书的种类和数量。继续完善班级图书角建设,保障图书质量和数量,加强图书日常管理,让图书在学生与学生间流动,在班级与班级间流动。
2.落实措施,保驾护航。抓好有关读书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过程性管理,让各项措施落地生根。
3.培养师生浓厚的读书兴趣,狠抓读书氛围建设,使读书活动持续长远进行;通过开展读书活动,逐渐形成教师、家长和学生三位一体,共同参与,积极互动的良好氛围。
4.总结经验,反思提高,稳步致远。
五、工作负责人:
程春利
编辑:袁琳
审核:周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