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城县依托智慧校园建设,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实时开展智慧教师、智慧学生评价,发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加快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激发教师动力,建设师资发展管理平台,助力教师评价公平化
以武城县第六中学为试点,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智慧校园集成师资发展管理平台,通过智能采集教师基本信息、课时数、任教班级数、管理班级数、电子资源上传参与度、电子教案的制作频率、教师的精品课程比例、课题教研参与率、教研活动的组织力度以及教师活跃程度等情况,智能分析教师教学能力、教师信息化能力等,构建教师个人画像,以数字结合图像的形式直观展示教师发展情况,为学校全方位了解教师发展、完善教师管理体系提供可靠依据。
通过智能数据分析,教师教学、教研成果等情况一目了然,实现了对教师全过程、全方位、多元化评价。评价过程公平、公正、公开,评价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奖励发放、评先评优、职称评聘、岗位晋升、干部选拔的重要依据,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动力。2023年,武城县第六中学依托智慧校园师资发展管理平台,推荐评选市县优秀教师14人、优秀课题8个,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
二、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建设学生画像信息管理平台,助力学生评价科学化
智慧校园集成学生画像(成长)信息管理平台,以实现“全程跟踪学生成长动态、全面掌握学生发展结果、全方位展现学生多维画像、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学生家长和教师通过平台可随时掌握、跟踪学生成长动态。系统实时采集学生的日常作业、课堂表现、考试成绩、学生考勤、学生健康、奖惩情况、成长历程等情况,智能整合、统计及分析各项数据,形成学生个人画像、班级画像、群体画像。通过学生画像信息管理系统的数字手段,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对不同学生实行差别化评价,实现了学生评价从“单一分数”转向“综合素养”,不再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鼓励学生发展特长。
另外,数字画像技术,还可以全面展现每个学生思想道德、身心发展、学业水平、审美情操、劳动技能等方面情况,克服了原来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功利化行为,促进了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2023年,武城县第六中学通过智能评价,推选12名学生参加市第七届运动会均取得优异成绩,其中,2人获田径类比赛项目二等奖、2人获跆拳道比赛项目三等奖、3人参与女子足球比赛获第二名、3人参与女子篮球比赛获第二名、2人参与男子篮球比赛获第三名。
三、突出主责主业,建设县级一体化智慧教育平台,助力学校评价全面化
围绕学校的主责主业,按照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武城县一体化智慧教育平台,集成了局校协同办公、教育监管、教育评价、教育安全督导等方面的各类信息化应用软件,实现了对学校教学及各类活动的可视化、数字化管理。
武城县以教师和学生作为学校评价主体,设计县级师资发展管理系统、县级学生成长档案管理系统、县级学生成绩统计分析等。通过教育评价系统,实现多维度展示学校师资发展实况、教师教学信息;及时掌握各学段、各学科学生成绩变化趋势,了解他们的平时表现与成绩关联,分析学科均衡发展情况。在智慧教育平台的支撑下,实施有温度的数字化教育评价,把学生和教师当作独一无二的个体,综合考虑学生和教师的起点水平、个性特征、心理状态、职业素养及家庭社会等因素,充分发挥评价结果的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让每名学生都精彩,让每位教师都出彩,助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袁琳
审核:周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