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校复兴,年轻人为啥抢着上?
发布时间:2024-01-09 08:39 来源:“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作者:袁琳 A+A-
-分享-

  如今,“不是兴趣班上不起,而是夜校更有性价比”“白天上班,晚上学艺”“下了班、去上学”的夜生活方式在年轻人中成为潮流。

  过去一段时间,夜校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热捧,某团购平台“夜校”搜索量同比增长980%。上海某夜校在2023年秋季招生时,12门课程在60秒内被抢光,高峰时超过65万人同时在线抢课。

  这股“夜校风”也吹到了济南。前不久,济南市图书馆“YEAH归人”市民夜校报名端口开放后,高峰时1.9万人在线争抢300个课程名额,零基础美妆课50秒告罄,掐丝珐琅课1分钟内满员,手机短视频剪辑课2分钟内报满。

  夜校爆火出圈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它究竟是靠什么打动了年轻人的心?

图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夜校的“前世今生”

  “夜校”一词由来已久,在中国已有上百年历史。我国第一所革命工人夜学创办于1917年。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命者还通过创办夜校扫盲和传播革命思想。

  到了上世纪80年代,许多高校开办“夜大学”。当时的夜校基本是学历教育,出发点是让被耽误的一代青年能够白天上班,晚上上夜校,及时“充电”。后来在单位担任骨干的人中,有不少就是当年的夜校毕业生。

  再后来,随着高校扩招,夜校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而如今,年轻人就读“新夜校”,更多将其作为充实生活、拓宽视野、扩大朋友圈的平台,上夜校的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学生党、上班族,他们把上课当作忙碌生活的调剂,解压的同时充实自己的空余时间。

  现在的夜校已不仅是学习文化知识,课程涵盖多个领域,既包括绘画、手工、舞蹈、声乐、书法、瑜伽、摄影等兴趣课程,还有化妆、咖啡品鉴、PPT制作提升、短视频剪辑等与时俱进的实用课程。

  有人把现在的夜校比作更适合年轻人体质的“少年宫”,称其为人生第一节真正意义上的“兴趣班”。

图源:“爱济南”客户端

夜校的风吹到山东

  当下,夜校这种“物美价廉”的学习方式,正在全国多个城市逐渐兴起。在山东,多地正探索夜校新的打开方式。

  以上文提到的济南市图书馆的“YEAH归人”市民夜校为例,首次亮相便引发了泉城市民的广泛关注。

  这所夜校主要采用延时开放、公益性收费模式,在晚间时段为18-55岁中青年提供文化艺术普及课程。课程从非遗技艺到传统手艺,从生活美学到职场提升,不仅包含休闲娱乐、艺术类课程,还有干货满满的“职场必备技能课”,如PPT制作、公文写作、短视频拍摄剪辑、iPad插画等,精准对接泉城市民的公共文化需求。

  受上海夜校的启发,济南洪家楼街道福润社区为了方便上班族参加社区活动,体验艺术课程,增加生活情趣,于去年9月份开办社区艺术夜校,开设了尤克里里、葫芦丝、瑜伽、舞蹈、裁艺课程,开课一个月即吸引了上百人次参与。

  而淄博也在各区县普遍开设了女子夜校,设置了品位生活类、亲子关系类、生活保健类等7大类课程,已累计送课1000余场次,惠及五万余人。

图源:大众网

  夜校的风紧跟潮流,正吹向山东各地。

夜校复兴背后

  百年夜校“复兴”,成为年轻一代的新宠,折射了他们旺盛的文化生活需求和不断进阶的精神生活需求。对于年轻人来说,夜校带给他们的,远不止提升技能、充实业余生活等直接效用,还有很多隐性福利。

  性价比高,经济负担小。这些夜校多由政府、高校或公益组织等指导开办,价格亲民令人心动,甚至仅需几杯奶茶钱,就能在众多兴趣中自由“试错”,对于学生党和刚步入社会的“打工人”来说十分友好。

  别看夜校收费低,质量可是丝毫不打折扣。真正的花小钱上大师课,主打一个极致性价比。以上海市民夜校为例,教师团队大多为在各自专业领域享有盛誉的老艺术家和老师傅。讲桥牌课的是中国桥牌协会三星终身大师,教授京剧课的是国家一级演员,江南点心制作授课教师是五星级酒店大厨。此外,部分手艺课程更邀请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授课。

  济南市图书馆市民夜校的师资实力同样雄厚,堪称物超所值。比如,一门零基础化妆课,任课老师邀请的是曾获全国化妆大赛职业鉴定赛冠军的大学教研室主任。据工作人员介绍,该校其他长期开设的公益课程培训,也同样拥有很多优质师资储备,上课品质有保证。

图源:舜网—济南日报

  放松自我,解压新方式。根据后浪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轻人解压报告》,在压力值5分制的情况下,当代年轻人的平均压力值为3.73,其主要压力来源是事业/学业以及经济状况。

  另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针对1988名在大城市奋斗、年龄在18—35岁之间的青年进行的调查显示,97.2%的受访青年时常感到孤独,其中20.6%的受访青年经常感到孤独。

  这种情况下,夜校逐渐成为年轻人在快节奏工作、生活之外的一种自我疗愈方式,在忙碌中拥抱自己喜欢的事物,能够让参与者回归到单纯的快乐之中。

  他们既希望在这里学到技能和知识,也希望在这里得到情感的释放,找到一群同频的人,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丰富自我的同时向外社交,这也成为一种全新的解压放松方式。

  就像有网友说的:“夜校用温暖和松弛感熨平了白天的褶皱,恰到好处的节奏让人得到调剂,而且无需担心竞争与考试。”

  “重启”人生,年少不可得之物的延迟满足。夜校的课程与职业技能培训、考试培训不同,对于年轻人来说,实际上更像是一种兴趣班,是一个帮助他们发掘自身潜能、开拓视野的平台,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探索未知。

  有网友形容,成年人也想有自己的兴趣班,夜校是成年人的“少年宫”,他们不用像儿时那样被家长逼着补文化课,可以重拾少年时的爱好,“重启”一次人生。

  夜校里的同学们不为“拿证”,不求“考级”,纯粹为了快乐而学习。在这里,他们可以暂时逃离内卷的漩涡,而看似无用的课程,其实也大有用处。

  有媒体评论称,如果说工作是年轻人在果园里的劳动,那下班后的时间则是一片生活的“自留地”,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模样进行装点耕耘。透过夜校这扇窗户,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特态度。

图源:“爱济南”客户端

夜校的未来

  夜校出圈的背后,不仅仅是年轻人的选择,更是社会对更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的追求的体现。同时体现了终身学习、提升自我的生活理念在当代人心中的深入。然而,随着夜校的火热,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首先当然是民间夜校的办学质量问题。有网友担忧,公共文化机构开设的夜校不好抢,民间夜校的办学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特别像“草台班子”,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担心老板卷钱跑路。

  因此,如何保证授课质量和内容品质,实现夜校收费标准公开透明、亲民合理,又如何充分嫁接公共资源与民间力量,成为夜校能否持续“热”下去的关键。

  对此,专家建议,官方与民间两个场域可以探索如何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补足。公立机构有能力充分动员社会文化资源,鼓励或聘请手造匠人、非遗传承人参与授课;民间机构则可以发挥灵活机动、信息前沿等优势,在合理的投入产出比下,拓宽市民夜校产品供给的边界,丰富市民的文娱消费选择与社交生活。

图源:“上海松江”公众号

  年轻人对夜校的追捧,也迫使社会思考如何做好公共教育。通过夜校平台,主办机构应坚持公益属性,为他们提供平价且优质的资源,不断挖掘年轻人的文化需求,满足他们的精神追求,让夜校热和年轻人对学习的热情一起,持续热下去。

  (来源:“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作者:袁琳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涛声里的“最后一课”

张军桥在异国他乡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课”,在滔滔浪涛间架起了一座跨越国界、穿透时空的精神丰碑。

08-04 10:52“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建设创新型职业院校 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新职人”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08-04 15: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地域文化有机融入乡村体育

体育,是学生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文化,是地方精神的内核载体。在笔者任教的巨野县乡镇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参 ...

08-05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