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资助彰显人文关怀
发布时间:2024-01-18 11:11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于洪良 A+A-
-分享-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高校的暖心举措登上热搜,引发人们关注。武汉大学给家庭困难学生发补助的同时留言,“根据校园卡消费等综合情况,你可能生活困难,请你不要有顾虑,学校会保护你的隐私”;一些高校为家庭困难学生发放新羽绒服,学生无需申请,学校依托大数据平台精准筛选发放名单,点对点通知学生试穿领取,并尽可能多地准备服装样式,充分保护学生隐私……

  “偷偷打钱”“悄悄补贴”,这些做法以尊重、平等的方式为学生纾困解难,令受助者感动,也让人们感受到助人者的细心、走心。

  真正的关爱离不开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按照此前的一些规定,学生申请资助时不仅要提交申请书,还要开具各种材料证明,流程较为繁琐。还有一些地方高调宣传资助举措,要求受助学生出镜,忽视对学生心理的考量。可以说,利用大数据精准筛选受助对象,既解决了困难学生认定难、精准资助难等问题,也在资助公平和保护尊严间找到了平衡,彰显人文关怀。

  近年来,我国的学生资助事业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的《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严禁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公示时“严禁涉及学生个人敏感信息及隐私”。当前,一些高校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大数据分析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力求做到资助对象精准、资助项目与资助标准精准、帮扶精准,把学生资助政策落实落细。

  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分包容体谅。顾及受助者隐私和尊严的帮助,更符合助人的初衷。对受助学生而言,人性化的资助方式,让他们既可以安心接受帮助,又能体会到被关怀的温暖。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暖心的资助方式是一个小切口,彰显了高校关心关爱学生之心。期待更多高校在育人的各个方面多些精细、精心和精准,给予学生更多支持和帮助,让每名学生都能成长成才、实现人生梦想。

  (作者为山东财经大学教授)

作者:于洪良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涛声里的“最后一课”

张军桥在异国他乡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课”,在滔滔浪涛间架起了一座跨越国界、穿透时空的精神丰碑。

08-04 10:52“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建设创新型职业院校 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新职人”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08-04 15: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地域文化有机融入乡村体育

体育,是学生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文化,是地方精神的内核载体。在笔者任教的巨野县乡镇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参 ...

08-05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