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期末季,别再做“扫兴”父母
发布时间:2024-01-19 09:20 来源:“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作者:覃也 A+A-
-分享-

  学期接近尾声,正是紧张的期末季。检验这个学期学习成效的时刻到了,拿到成绩单后,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在对待期末成绩这件事上,最“愁”的,也许是那些无论考得怎样都会被父母“扫兴”的学生。

  “你语文考的这么好,为什么别的科目就不行呢?”

  “虽然你各科都是满分,但你们班xx也是啊,你下次可不能被他超越。”

  “你天天捣鼓这些,考试又不考,费这劲干嘛?”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得辛苦养家了,你现在要什么有什么,还不知足?”

  ……

  这些,都是“扫兴父母”们的经典语录。“不满意”“不知趣”,是“扫兴父母”的一大通病。在人人注重情绪价值的今天,如果每一次快乐的分享最终都会变成一场打压与说教,那对于三观尚不成熟的孩子来说,这无疑于是一种来自家庭的“PUA”,有可能对人格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其实,这样的“扫兴”不是什么新鲜事,它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有的名称——“煤气灯效应”。

  “煤气灯效应”又被称为认知否定,是通过扭曲真实、传达片面观点以达到操控的目的。长期生活在“煤气灯”下,会使学生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否定和习得性无助,严重来讲,这也是一种情感绑架。

  “扫兴父母”的表现虽然近似,但他们的成因却各有不同。

  单从学习成绩上来看,很多“被扫兴”的孩子并非成绩非常差,之所以被父母“嫌弃”,是父母的期待过高,以至于永远不能从孩子已有的成绩中获得满足。

  还有一种父母,总是过分笃信“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加之我们的传统文化所要求的“谦逊”“内敛”,很多父母就倾向于用否定和打压的方式使孩子“戒骄戒躁”,以防孩子因为自己的成绩而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殊不知,这样的“一盆冷水”浇下去,灭掉的不是孩子的心高气傲,而是孩子对学习与生活的热情与冲劲。

  也有一种父母,以爱为名,去实现自己掌握孩子的目的,纾解自己无处安放的控制欲,这也是非常可怕的。

  想要做一个不扫兴的家长,也并不是一件难事。

  对于父母自身来说,要彻底地改变一些固有的认知,尝试去打破一些传统的思维模式。比如可以多问问自己,谦虚一定会带来进步吗?如果是自己取得了一点小进步,内心窃喜一下难道不可以吗?从自己的感受出发,慢慢去揣摩孩子的情绪,才能做到互相理解。

  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家长也要多提供正向的情绪价值,学会去积极地回应孩子,营造起一个富足美好的精神家园。无论是成功与失败,目的都是从中获得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失败不代表要自暴自弃,成功也不意味着一劳永逸。

  更重要的是,要珍视保护孩子乐于分享的心,帮助他们在成长中更爱自己,并发现自己所爱的事物。当孩子乐于主动分享自己的所得和经历,家长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让他们在分享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给予孩子足够的肯定和支持,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爱自己,并发现自己所爱的事物。

  所以,这样一个不扫兴的家长,我们能做到吗?

  (来源:“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作者:覃也

编辑:袁琳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涛声里的“最后一课”

张军桥在异国他乡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课”,在滔滔浪涛间架起了一座跨越国界、穿透时空的精神丰碑。

08-04 10:52“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建设创新型职业院校 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新职人”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08-04 15: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地域文化有机融入乡村体育

体育,是学生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文化,是地方精神的内核载体。在笔者任教的巨野县乡镇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参 ...

08-05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