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食品怎会成为学生最爱?
发布时间:2024-03-21 15:06 来源:“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作者:张婧文 A+A-
-分享-

  “校园门口人手一根的淀粉肠忽然不香了!”

  每年的3.15,总会有一批新晋的“顶流”被推向风口浪尖,问题食品常常是其中的主角。

  这不,淀粉肠、奶茶、烧仙草……今年3.15“火出圈”的问题食品中,学生们熟悉的很多食品也纷纷“中标”。

  在被曝光的那一刻,不知道电视机前有多少家长扭过头对身边的孩子说:“以后放学回家可别在路上乱买东西吃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问题往往能拨动社会敏感的神经,如果再与青少年儿童沾了边,就会成为焦点中的焦点,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就拿好吃不贵、可以平替肉肠的 “淀粉肠”来说,它曾是许多学生的最爱。谁曾想到,就连里面最廉价的原料——淀粉,早已被一些不良商家偷偷换成了鸡骨泥(这东西一般是用来做宠物粮),其安全隐患可想而知。

  再往前追溯。2023年下半年,互联网上还曾针对 “预制菜该不该进校园”这个问题进行过热烈讨论,绝大多数家长对于给学生配给预制菜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自己在饭店里吃到预制菜尚且“可以忍”,但坚决不能忍受自己的孩子在校园食堂里吃到预制菜。

  对此,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也在去年九月做出回应,指出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守护青少年儿童“舌尖上的权益”,首先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

  这是因为,监管覆盖不全,惩处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不高,反过来就会对涉事企业及其他食品厂家形成一种“负面激励”,难以产生足够的威慑力,以至于一些企业在高利润的驱使下,不断压缩食品生产成本,漠视食品安全标准的红线,顶风作案,总期望成为侥幸逃避监管的漏网之鱼。

  因此,社会必须保证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零容忍”态度,尤其是要对市面上的儿童食品实行更为严格的检验标准,加大对于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此外,还要对学校周边的食品商户进行更严格的检查,强化对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监管,进一步规范食品经营行为,确保食品来源正规、渠道清楚、质量可靠。

  除了守住食堂食品安全的底线之外,从学校层面来说,可以在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方面多下功夫。

  青少年儿童与成年人的消费观、饮食观存在较大差异。他们的认知水平存在局限性,对食品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以致于对新闻中曝光出的“问题食品”不屑一顾,甚至会对家长的劝阻产生叛逆心理;另外,有的孩子自认为自己年纪尚小“百毒不侵”,抱着“好吃就行”的态度,久而久之对自己的健康造成危害。

  除了相关的主题教育外,学校可以将食品安全相关的知识融入生物课、化学课等学科,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食品安全问题联系在一起,从更为理性的角度去建立自己的食品安全观,形成更为直观的认识,意识到食用问题食品对健康的危害性。

  说到底,问题食品成为孩子们的最爱,无非是因为它们好吃又不贵。但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齐抓共管,这样一来,“淀粉肠”们才能远离校园,孩子们才能吃得放心,问题食品也就没了市场。

  来源:“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sdjyxcgzh@163.com

作者:张婧文

编辑:袁琳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涛声里的“最后一课”

张军桥在异国他乡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课”,在滔滔浪涛间架起了一座跨越国界、穿透时空的精神丰碑。

08-04 10:52“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建设创新型职业院校 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新职人”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08-04 15: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地域文化有机融入乡村体育

体育,是学生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文化,是地方精神的内核载体。在笔者任教的巨野县乡镇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参 ...

08-05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