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7日(每天9:00—18:00)将进行我省普通类常规批第一次志愿填报,考生需要填报96个志愿。在挑选出意向院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如何设置“冲稳保”比例并进行志愿排序?请听一听山东师范大学新高考改革与教育评价研究课题组专家、博士生导师马英红老师的建议~
问题一:如何设置96个志愿“冲稳保”的比例?
答:通俗的理解,“冲”是有一定难度,使劲跳一跳才可能够得着的志愿;“稳”可以理解成与自己位次相当或者略微低一分两分的位置;“保”可以解读成保险、保底,一般是比自己分数少几分的位次。96个志愿中“冲稳保”比例的设置,与考生成绩、考生和家长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有关。
“胆大心细”且抗挫折能力较强的考生和家长可以选择较多的冲志愿,但是为了避免滑档、退档等现象发生,冲的占比最多3到4成左右。有些专家曾做过问卷统计,8成左右的考生被录取的志愿在96个志愿的前30%左右,几乎所有的考生在前80%左右的志愿就被录取了。当然,稳的志愿个数也可以取3到4成左右;如果考生和家长都不喜欢冒险,则可以少选点冲的比例,建议1到2成,稳的比例可以占5到6成,留下的保底就够了。一般情况下,建议“冲稳保”的比例设置为3:4:3,将志愿拉开一定的梯度,尽量保证能被理想的志愿录取。
问题二:“冲”可以“冲”多少?对不同分数段的考生来说是否有所不同?
答:这个问题通俗的说,就是考生选择志愿的“天花板”设置多高合适。太高了,无论怎么跳都够不着,选低了怕亏了考的分数/位次。
考生和家长需要了解近两年来各高校在山东省投放的招生计划数、最低录取位次、录取平均分等数据(这个数据在大绿本中就有),再加上一分一段表中考生位次和累加人数,那么考生就以自己的位次为基准,建议考生选择冲的位次数在与自己的位次挂钩。
单纯说冲多少位次不是很准确:比如咱们定一个固定的往上冲的百分点——20%,就是说按照自己位次往上冲20%以内。若考生的位次是第1万位,那么选择冲的志愿的位次在8千到1万之间,也就是说考生选择2023年录取志愿在8千到1万位左右的专业作为冲的志愿,8千位次到1万位次跨度是5分;再比较一下第5万位次的考生,也按照刚才说的自己位次的前20%以内,那么就选择4万到5万之间的志愿作为冲的范围,成绩跨度是10分;第10万位次到一段线以内的考生,选科为物理+化学的考生,建议冲的位次可以2-3万位次之间;例如一个20万的考生,在设置冲的志愿时,可以去冲下17万左右的院校及专业。而选科为没有物理+化学的考生,因为偏文科的今年竞争比较激烈,一定要在保的志愿上设计的更稳妥一些,建议保的志愿,下探3万——4万位次左右。比如20万的考生没有选择物理+化学,那么在保的志愿上就要设置到25万左右。
因此,建议考生结合自己具体的位次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不要拘泥于一个固定的冲的比例。位次比较靠前的,比如1万位以前的考生可以选择冲是自己位次的30%左右;1万到10万左右的可以选择20%左右;10万以上的建议10%左右比较可行。
问题三:96个志愿如何排序?完全依据往年的录取位次是否合理?
答:按照录取位次排序只是进行志愿填报排序的一个角度,在进行志愿排序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如下因素:考生的学习兴趣、特长、地域、高校的学科特点、考生未来的职业偏好以及薪资水平等因素进行选择。还要考虑院校、专业的综合实力。教学科研综合实力较强的院校或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有着更为先进的水平,是考生要综合考虑的因素之一。有调查显示,专业就业前景和薪资水平是高考考生及家长选择专业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占56.8%),次之是个人兴趣(是36.6%)、是否为双一流建设学科(34.9%)、是否位热门专业(34.4%)等。
所以说,填报志愿实际上要体现考生的职业规划,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建议家长和考生对专业和院校的偏好、对专业学习兴趣,作为志愿选择作为首要指标。其实,大学才是真正发挥学习兴趣的时候,大学期间不可能有哪个老师像高中老师一样敦促你的学习,大学的课程内容深、范围宽、进度快,大部分时间都是自主或者小组完成学习任务,课本或者教材只是一个引导学习的载体,探究性的学习将是你的学习常态,无论你选择大学毕业就业还是继续深造,你一定要喜欢你的专业,爱上你的学习。所以,在兴趣的指引下,专业学习过程中才能够更加充分的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深度挖掘自身潜能,学习效果会更好,也更容易出成绩。
其次,考生们选择专业也要结合近几年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未来职业期望等。志愿选择一定要有“心怀国之大者”,一定心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才是我们一代青年学子学习和奋斗的终极目标。这也是当年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演讲中给北大提的“北京大学能够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一些什么样的力量、国家和民族需要北大做什么,这是北大的使命”,这就是你进入大学需要完成的国家和民族的使命。
另外,考生还可以重点关注一下院校和专业的办学实力、办学特色、升学就业,以及第三方评价和排名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通过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南、学校招生简章、高校官网等途径获取。例如:烟台大学的法学专业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结果是B,同时烟台大学还是北大清华援建,这些信息都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实力,考生可以对该学校、该专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但是很多考生会觉得一个一个去学校官网查询数据极其繁琐、数据不够直观。在此,考生可以借助第三方志愿服务平台进行院校查询、志愿推荐等。这些平台有商业化的、也有半商业化、也有公益免费的。我们对山东省近4千师生调查问卷发现,超过70%的教师和学生愿意使用志愿推荐平台。大家在使用志愿推荐或者志愿填报平台的时候,一定甄别平台推荐结果的好坏,这是很要紧的。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由山东师范大学新高考改革与教育评价研究课题组开发的山东2024年高考志愿推荐服务系统,本系统面向2024年山东省高考的考生提供“山东2024年夏季高考志愿推荐服务系统”和“山东2024年春季高考志愿推荐服务系统”两个系统。本系统通过分析在山东省招生的各普通高校往年录取情况,结合山东新高考改革各项政策、考生的高考考试成绩、选考科目和报考意向等情况,采用数据统计和拟合转换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突破分科限制,实现准确转换,为考生提供高考志愿参考选项。
本系统数据分析适用于山东省2024年夏季高考普通类常规批次(本、专科),体育类常规批次、美术类、书法类等艺体类本科批次首次填报志愿;2024年春季高考(本、专科)批次首次填报志愿。
志愿填报系统中根据办学方式和院校特性提供了不同类型的高校选择方式。在办学方式中,提供了公办、民办、独立学院和中外合作办学四个选项;在院校特性中提供了985工程、211工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等选择按钮,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例如考试位次在20万名的考生,可以分别筛选公办院校、独立院校等,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选择。
登录方法一:复制网址(http://gkjyfw.com/)到电脑端浏览器打开。
登录方法二:微信扫码进入。
微信扫一扫,访问山东2024年高考志愿推荐服务系统
提醒各位考生,志愿表生成后可在手机端和电脑端查看,但是如果想导出PDF志愿表,只能在电脑端操作,因此建议考生在电脑端操作。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
6月3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消息,对山东省2025年普通高考(春季)技能拔尖人才考生名单(共375人)进行公示,公示期 ...
今天上午10点,山东省教育厅举行2025年普通高考第一次新闻发布会,2025年报名考生101万人。其中春季高考报名27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