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数字化变革促进学生主动、全面成长
发布时间:2024-08-05 15:0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徐杰 张爱梅 A+A-
-分享-

  在《整式的乘除》复习课上,淄博市临淄区实验中学教师李萌玥使用智慧教学系统的“拍照对比”和“截屏分享”功能,将同一道题目班内学生不同解法清晰传送到每名学生的平板终端中。学生辨析讨论不同解法的思路、老师进行点评总结后,学生将该问题保存到自己的电子题库中。

  这是该校“互动生成式”智慧课堂的一幕场景。“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生生、人机多元立体互动,学生学习过程的探究、讨论、评价展示环节得到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促进了课堂生成,课堂变得灵动高效。同时,学生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课堂,主动建构个人的‘知识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得以提升。”学校校长王峰介绍说。

  此外,以临淄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项目为支撑,学校智慧课堂通过对动态学习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学生学习全过程及效果进行数据化呈现。学校依靠数据精准地掌握学情,基于数据进行教学决策;教师安排及调整教学策略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从过去仅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经验转向同时参照教育教学客观数据,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更精准、高效支持学生学习。

  “在AI德育教室里,我们戴上VR眼镜身临其境地体验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过程。我们还能点击文字、图片以及物件进行相关资源的学习和随机答题。通过这节课,我深刻体会到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和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在学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课后,学生韩一宁说。

  数字化赋能德育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德育教学变革带来了崭新契机。学校配备了AI德育教室,教室的VR实训体验系统包含高交互VR套装、高性能VR工作站、交互实训VR资源等。教师和学生在全沉浸式历史或未来虚拟空间中,与场景、物体、人物等产生联动,进行高交互的体验、实训和学习。在“感受——体会——感悟——明理”的过程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显著增强。

  走进3D打印社团的活动室,只见展示台上摆满了师生软件设计、3D打印的作品:十二生肖等动物模型,京胡、二胡、排箫等乐器,地球仪、山脊与山谷模型等教具,“齐圣杯”足球奖杯、莲花灯罩等创意设计。截至目前,该社团已完成3D作品1.6万余件,开设了“趣味3D打印”校本课程,编写了《活动数轴》《骰子投掷》《镶嵌的设计》等3D设计教材。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力为出发点,学校先后投入130余万元,打造创客教育空间,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创新应用,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的智慧教育环境。学校开设3D创意设计、智能机器人编程、机械臂激光雕刻、无人机操作、无线电测向等校本特色课程,先后获评“山东省创新素养培育实验学校”、山东省首所“全国青少年三维创意设计示范校”,连续4年荣获“全国百佳创新校园”称号。

  “在数字化教育背景下,学校将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育人方式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学校党总支书记路栋说。

作者:徐杰 张爱梅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临沂玉龙湾小学:四维突破 打造劳动教育新模式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08-01 10:34中国教育报

“荷”香四溢 育梦远航——山东省曹县魏湾镇中学将荷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08-01 11:06中国教育报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 深化教学改革 点燃思维之光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

08-01 11:10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