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下“封口令”,堵得住吗?
发布时间:2024-09-27 14:43 来源:“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作者:张婧文 A+A-
-分享-

  近日,在某省一学校的家长会上,校长在发言中公开告诫家长:“谁敢说学校的坏话,就要群起而攻之,内部问题内部解决,绝不允许别人说三道四。”

  这场主题为“家校同心,共建共享”的家长会,本应是一个家校双方将心比心地去探讨学校发展规划、相互增进理解与认识的好机会,没想到却成了校长对家长单方面提要求的“一言堂”,在网上曝光后引发了众多不满。

校长告诫家长的PPT页面

  在这件事掀起的舆情背后,学校应该反思的是如何对待舆情以及正确引导家长看待舆情。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越来越多学生与家长借助网络平台发声,其中免不了会有对学校做法的不满或建议。面对这种情况,粗暴地删帖、禁言甚至是发动“水军”围攻,都是信息时代处理舆情的下策。

  如何处理舆情,体现的是学校管理的智慧。这个过程除了要讲求一定的公关技巧,更重要的是坚持一切以学生为重。首先要客观地澄清事实,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向家长和学生解释清楚;其次,告知学生和家长理性看待网上的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不实的,做到不传播谣言;再次,针对舆情中反映出真实存在的问题实地调查,积极整改。

  从家校合作的角度来看,校长这样一番言论不但不能杜绝学校的负面舆情,还让广大家长寒了心,堵上了家长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的渠道。

  学校与家长的目标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是家长的权利,如果这项权利被剥夺,家长可能会对学校的教学方式产生怀疑,甚至会对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产生抵触情绪,大大降低与学校合作的意愿,无法真正地融入家校共育中来。长此以往,则会加剧家校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中小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期,如果学校用这样的价值观去影响学生,无异于向学生传授这样一种处事原则:自身出了问题,别人说不得,只要堵住了别人的嘴,就可以粉饰太平。

  陶行知有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导学生追求真理、敢于面对真相、勇于承担责任,是德育中必不可缺的一环。学校德育,并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教师的授课中,也体现在学校作为一个主体对待学生、对待家长的态度上。学校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在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校长作为学校的代表,更应该正其身、立其行,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理解与信任才是家校合作的应有之义,校长应当作出表率,以一种更为民主的姿态欢迎家长提出意见、建言献策。当家校协同育人营造出一个和谐、开放、包容的舆论场时,家长才能够将心比心,用实际行动支持学校的各项工作。

  构建家校合作的良好生态,真正实现“家校同心”,有时候需要学校别出心裁。

  比如,栖霞市观里中心小学组织的集座谈交流、游戏互动、畅享美食于一体的“三段式”家长会。会议过程中,教师为家长解读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的,引导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探讨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让“一言堂”变成了“群英会”。学校校长则表示:“举办家长会的目的不是老师找家长‘告状’,家长找孩子‘算账’,而是为了让家长和教师积极主动地团结在一起,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共同努力。”

  又如,日照市山海天实验小学通过开展“家长漂流日记”活动,把“漂流日记”打造成为家长答疑解惑的平台,搭建起学校与家庭、家庭与家庭之间有效沟通的新桥梁。“漂流日记”在家校间不断地流动,累积了不少家庭教育良方。许多家长在日记中记录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晒一晒”孩子的进步和闪光点,为其他家长提供借鉴和启示。仅2023年,该校教师和家长就写了“漂流日记”3000余篇,共有7万多字。

日照市山海天实验小学的“家长漂流日记”

  再如,蒙阴县第二实验小学为更加精准发现并解决学生困难,举办校长与家长面对面活动。自2023年10月19日起,校长刘伟每天抽出一个小时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学校已经开展了78次“面对面”活动,接待家长386人,解决大小问题共45个。

  从这些学校的实践做法中可以看出,家校合作需要学校怀着真诚与包容来开展,需要学校对家长给予足够的尊重与信任。

  “家校同心”既是家校合作的初心,也是家校合作的最好结果。学校要始终把家长看作是同盟者、谏言者,而不是敌对者、破坏者。用各种方法为家长广开言路,既是学校进一步开展家校合作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作者:张婧文

编辑:袁琳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涛声里的“最后一课”

张军桥在异国他乡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课”,在滔滔浪涛间架起了一座跨越国界、穿透时空的精神丰碑。

08-04 10:52“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建设创新型职业院校 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新职人”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08-04 15: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地域文化有机融入乡村体育

体育,是学生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文化,是地方精神的内核载体。在笔者任教的巨野县乡镇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参 ...

08-05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