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兖州区东御桥小学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校本课程
发布时间:2024-11-11 14:54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杨福海 A+A-
-分享-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鲜明标志,也是我们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写字,尊崇我们先进的文化……”11月6日,在书法教室里,教师一边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一边教育学生要提高规范书写水平、传承优秀汉字文化。在校本课程期间,像书法课教师一样,其他校本课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播的同时,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心灵。

  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校本课程是该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的创新举措。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学校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开设了含有非遗文化、科技创新、人文素养、身心素养、艺术修养5个主题的100余门校本课程。这些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在校本课程“鲁绣”教室里,学生穿针引线,坐在桌子周围,以布为纸,以线当墨,以针作画,千万条丝线轻盈穿梭,在绣品上勾勒出了“立冬”字样。近年来,学校在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上还结合重大节日、传统节日精心设计主题,对学生适时进行主题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明天就要立冬了,我们每个节气都会绣相应的作品。”美术教师介绍说。据了解,二十四节气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黄河流域,是古代中国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绣‘节气’,讲节气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美术教师还介绍说。在鲁绣教室里,“党徽”绣品格外引人注目。据学生介绍,这是今年“七一”建党节时,学生精心绣制的作品,也是献给党的生日礼物。“我们还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党史学习教育、革命文化教育,有效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高尚情操。”学校分管负责人如是说。

  “说兖州,唱兖州,兖州历史写春秋;大禹定鼎开天下,九州福地是兖州。”一阵阵悦耳动听的山东快书声从教室传向整个校园。一名学生左手持两片小板,右手持两片大板,正在表演山东快书《说唱兖州》。山东快书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设了“竹韵妙语——山东快书”课程,并邀请兖州区于派山东快书非遗传承人颜宁为学生上课。学生创作的《说唱兖州》将兖州的悠久历史、英雄人物展现于作品中。学生通过学习这件作品,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更加深厚了。

  “我们将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深挖现有的戏曲、鲁绣、剪纸、山东快书、布贴画、版画、围棋等校本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发挥好校本课程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不断探索创新,打造‘百里挑遗’特色课程品牌,努力培养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优秀学生。”学校分管负责人介绍道。

作者:杨福海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当田径运动会变身“五育大课堂”

当竞技的激情与教育的深意相遇,一场异彩纷呈的田径运动会便升华为独特的“五育大课堂”。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以体育为原点,把田 ...

11-03 15:38《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路小学:科技教育结硕果 无人机项目创佳绩

 近日,第六届山东省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聊城赛区)落下帷幕,聊城市东昌府区东昌路小学的10支参赛队伍在空中智能 ...

11-04 14:5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莒县果庄镇中心小学:多措并举打造和谐高效课堂

 为构建“学习型学校”,打造具有特色的教育品牌,走和谐高效之路,莒县果庄镇中心小学采取多项举措,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 ...

11-05 10:5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