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不容缓!山东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开展古代时刻保护发掘课题调研
发布时间:2025-02-11 10:50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 A+A-
-分享-

  古代石刻数量庞大、分布广泛,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存续危机。有鉴于此,日前,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刻’不容缓”课题组完成了一项为期半月的实地调研活动,旨在探寻山东省古代石刻的保存、保护和发掘现状,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此次调研覆盖了青州市、泰安市、聊城市、济宁市、济南市等多地,通过深入考察,课题组对古代石刻的存续危机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也为石刻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青州市,课题组首先拜访了青州市博物馆和驼山风景区。青州市博物馆内保存了大量佛教造像石刻及其他珍贵文物,博物馆在石刻保护技术和展示方式上的创新令人印象深刻。通过使用环境控制技术、数字化保护手段以及创新的展示方式,博物馆在保护石刻的同时,也提升了游客的参观体验。然而,课题组也发现,博物馆面临专业技术人员、讲解人员不足以及资金有限等制约性问题,导致部分珍贵文物无法展出。在驼山风景区,课题组调研了驼山石窟和摩崖石刻的保存状况,指出虽然保护措施较好,但游客对石刻内涵缺乏了解,讲解系统亟待完善。

  随后,课题组前往泰安市岱庙进行调研。岱庙作为泰山文物最集中的地方,保存了大量古代石刻。课题组参观了《汉画像石陈列展》《历代石雕陈列展》等展厅,了解到岱庙在石刻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然而,室外石刻的保护仍面临挑战,课题组提出加装“帽檐”的试点方案,以在不影响景观的前提下,为石刻提供预防性保护。

课题组成员李然在《历代石雕陈列展》

  在聊城市,课题组走访了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聊城铁塔与山陕会馆。运河文化博物馆在石刻数字化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课题组提供了科技赋能石刻保护的思路。同时,课题组也发现了碑刻损伤、管理权责不清等问题,强调了加强管理和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性。

课题组成员钱媛玲、陈迦南观察数字化展厅

  济宁市是课题组调研的下一站。在曲阜三孔,课题组了解到孔庙碑林、孔林的石刻保护状况相对完好,而孔府的石刻则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济宁博物馆新馆和老馆的石刻展区也各有特色,但老馆内的石刻陈列室空间逼仄,且部分石刻长廊年久失修,暴露了资源整合和长期维护方面的不足。

  课题组成员钱媛玲、卢芃润调研济宁市博物老馆运河长廊石刻

  济南市是课题组调研的最后一站。在济南市博物馆,课题组发现古代石刻艺术展厅虽然数量有限,但保护情况较好。博物馆还创新性地售卖了《文物·山东 参观护照》,为石刻宣传和保护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在千佛山、佛惠山等野外石刻景点,课题组发现石刻的介绍有待完善,且周围环境对石刻景点的开发有所影响。此外,课题组还对济南市长清区东仓村、济北王墓等地的石刻进行了田野调查,发现田野中的古代石刻保护情况十分堪忧,部分石刻受到人为损害和自然环境侵蚀。

  课题组指导老师杜立晖、葛少旗在观察、记录孝堂山回廊下的石刻

  经过为期半月的实地调研,课题组深刻认识到古代石刻保护工作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人员不足、资金有限、宣传效度低等问题制约了石刻保护工作的进展。同时,课题组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借鉴和推广的保护措施,如青州市博物馆的数字化保护、岱庙的室内保存环境创设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课题组提出了增添碑刻帽檐、增强古代石刻介绍故事化等具有针对性、可实施性高的建议。这些建议得到了多位领导专家的支持和多家文物保护单位的认可。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山东师范大学严正声明!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发布严正声明,所有入学相关通知均以录取通知书、学校官网及官方公众号发布为准,切勿轻信“内部渠道”“特殊 ...

08-01 10:15山东师范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构建一流工科基础课程教学育人体系

 面对新工科建设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青岛理工大学自2014年启动工科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改革,教学团队秉承“百 ...

08-01 11:03中国教育报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

8月1日至2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山东体育学院成功举办

08-02 21:20山东体育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