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守护和见证新生”的生命教育
发布时间:2025-06-16 15:05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何乃华 马成莉 A+A-
-分享-

  “温度37.8℃,湿度65%,一切正常!”连日来,每天上午上课前和放学后、下午上课前和课外活动时间,五莲县育才小学三年级(4)班的值日生都要用仪器精心测量教室里孵化箱的温度和湿度,并认真地做好记录。这是该校开启的“守护和见证新生”的生命教育课程创新实践。

  为增强传统自然课的教育教学效果,给予学生更加直观和贴切的“沉浸式”生命体验,前不久,学校在各班级开启了以“孵化小鸡”为内容的生命教育实践,让学生一起守护和见证小鸡破壳而出的生命奇迹。

  从三年级(4)班搬来专业孵化设备开始,师生便在教学和学习之余多了一项特别的工作。班主任刘双首先与学生一起认真学习如何科学使用专业孵化设备,并精心挑选了30枚受精鸡蛋放入孵化设备中等待孵化。为周密做好“护蛋”行动,确保万无一失,刘双对全体学生进行分组分工,采取轮流值日的方式,认真进行全程监护,并制作孵化日志。接下来,刘双以“生命科学”为主题,在课程设置、温度监测、胚胎发育观察、破壳辅助等实践环节,向学生配套开展跨学科教学。

  “小鸡的人工孵化需要保持38℃左右的恒温,就像妈妈温暖的怀抱一样。同时,湿度也要适宜。”刘双非常关心孵化箱的温度和湿度,指导学生详细记录着每个时间节点的温度波动和胚胎发育特征。课间,学生也自发组成观察小组,用放大镜观察蛋壳表面的细微变化,将听到的细微响动命名为“生命的叩门声”。

  “首枚蛋壳出现了裂纹!”一名学生的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面对挣扎破壳的雏鸡,女生王莉莉本来要“施以援手”,但在刘双的提示和教育下,她和同学选择尊重自然规律,让生命自然出生。

  “看到湿漉漉的小鸡自己站起来时,我明白了生命的力量。”男生陈浩在观察笔记中写道。目前,学生已将成功孵化的6只雏鸡转移至班级的“生态角”,并轮流担任“保育员”,对它们进行精心保育和照料。

  “这是一场生动的‘守护和见证新生’的生命教育实践,也是‘做中学’‘沉浸式’教育模式的具体应用。”学校党总支书记冯启彬说,“自从我校在各班级实行生命教育以来,学生的生命意识与责任意识都明显提升。”

(原标题:将传统自然课升级为“沉浸式”生命体验,前不久,五莲县育才小学开启了—— 一场“守护和见证新生”的生命教育)

作者:何乃华 马成莉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临沂玉龙湾小学:四维突破 打造劳动教育新模式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08-01 10:34中国教育报

“荷”香四溢 育梦远航——山东省曹县魏湾镇中学将荷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08-01 11:06中国教育报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 深化教学改革 点燃思维之光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

08-01 11:10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