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全镇共培育学员79人。目前,全镇学员村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一村一学员’。”沂水县院东头镇党委书记冯登科介绍说,“通过开展村(社区)干部学历教育,基层干部的学历上来了,干部结构更优了;能力上来了,干劲更足了;教学点建起来了,培训更实了;示范效应起来了,带动面更广了。”
这是山东省村(社区)干部学历教育的一个缩影。自2015年8月起,我省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干部中开展了专科学历教育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山东开放大学充分发挥体系办学优势,将“基层干部培训”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深度融合,书写了村(社区)干部“上大学”的山东实践,为全省乡村振兴烧旺了人才先行的袅袅炊烟。
发挥省市县三级联办体系优势
自2015年8月起,山东开放大学立足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实际,充分发挥全省开放大学体系办学优势,将‘基层干部培训’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深度融合,在全国率先启动村(社区)干部学历教育。
在办学过程中,我省坚持体系办学,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办学方向,坚持“党性教育·能力培养·学历提升”三维赋能村(社区)干部教育培训人才培养理念,发挥开放大学省市县三级联办体系优势,采用“省级集中面授+线上日常教学+市级特色培养+统一考试评价”教学新模式,让学员进校有课堂、出门有现场、在线有辅导、效果可检验。
临沂市构建了“理论+红色+实践”三课堂融合育人机制,形成了“学产用研管”五位一体实践模式,打造了“沂蒙红雁”“百优领飞工程”“村村到”“学员上讲台”等八大特色品牌,将教育成效切实转化为基层振兴动能。临沂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临沂开放大学校长宁良强介绍说,十年来,该市累计招收学员7213名,占全省学员总数的15.2%。先后有6名学员被省委组织部评为担当作为好书记,30名学员获评沂蒙乡村振兴‘好支书’,学员累计争取上级资金5.95亿元,落地项目842个;带领村集体创办创业项目206个,为村集体增收5851万元;个人创办创业项目157个,带动周边群众增收4149万元,打造了沂蒙基层干部学历教育特色品牌。
十年来,我省村(社区)干部学历教育,相继开设了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社会工作三个专业,累计招生学员47431人,毕业37706人。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做出了积极贡献。
着力提升学员的工作思路方法
“2015年至2025年,全省村(社区)干部学历教育十年磨一剑,为乡村与社区锻造了一批敢担当、善作为的‘领头雁’,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注入了强劲动能,让基层发展更有方向、治理更有精度、民生更有温度,绘就了乡村繁荣与基层善治的生动图景。”山东开放大学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刘忠强感慨地说。
以沂水县为例。该县在全省率先构建起“中专夯基础、专科强技能、本科育精英”的村(社区)干部学历教育体系,形成了三大特色。一是创新符合实际的招生体系,通过“村推荐、镇审查、县联审”、八部门联审、“六个一律”把严入口关;二是探索质效并重的教学模式,通过组建百名师资库,开设电商直播、乡村振兴等特色课程,打造西墙峪、桃棵子等一批现场教学点,推出红色教育、乡村振兴、致富带富三条特色线路,确保办学成效;三是建立长效跟进的培养机制,实施“六个一”帮扶措施,连续3年举办“学员村里有好品”特色农副产品展销会,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王成成是2023届基层干部专科学历教育行政管理专业优秀毕业生,现任院东头镇桃棵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西墙峪村党支部书记。通过系统学习,她实现从“土办法”到“新思维”的转变,熟练运用政策解决纠纷,带领西墙峪村发展民宿产业,使村集体收入从8万元增至30万元。先后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2023年度山东省“榜样”、齐鲁最美退役军人、第26届山东青年五四奖章及临沂市优秀共产党员、践行沂蒙精神好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截至目前,沂水县共培养专科学员1074名、中专学员3065名,实现了“一村一学员”目标。其中,23人考取公职,307人当选‘两代表一委员’,378个村(社区)‘两委’成员中学员占比超50%,成为乡村振兴中“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实干先锋。
“除了上课、讨论、党性教育之外,我最认可的就是现场教学。2020年冬天,我们去许家湖镇一个先进村观摩,看到他们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组织闲置劳动力就业,很受启发。”2022届基层干部专科学历教育毕业生、沂水县富官庄镇朱双管理区主任王冠介绍说,“回村后我也照着干,成立了农业服务合作社,当年就营收30多万,集体和村民都受益。”
据介绍,村(社区)干部学历教育突出能力导向,平均每届学员学习课程20门,参加集中授课640学时、专题研讨20次、现场教学60次,在帮助基层干部提升政治理论素质、增加知识技能储备同时,着力优化提升学员的工作思路、方法,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是2019级的学员,三年学习下来,感觉课程都很实用。《农村政策法规》,让我在处理宅基地纠纷、邻里矛盾时用法治思维把老问题理顺。还有《农村电子商务》,让我把手机变成‘新农具’。今年9月,我又参加了县里的电商直播培训。这种接地气、有干货的课,真是我们基层干部最需要的‘秘方’。”2022届基层干部专科学历教育毕业生,沂水县诸葛镇华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下华庄村党支部书记陈晓凤说。
培养乡村振兴“不走的大学生村官”
沂水县崔家峪镇妇联副主席、磨峪管理区副书记武明明从2015年就参加了专科学历教育,目前考取了乡镇公务员。“给我锻炼最大的活动,我觉得是‘学员上讲台’,不仅锻炼了我写、讲和临场应变的能力,对汇报工作、做群众工作,包括考编面试,都特别有用。学历教育真的给了我胆量、能量,也让我更有力量。”武明明说。
学历教育有效解决村(社区)干部本领恐慌、学历制约等问题,进一步拓宽了个人成长进步空间。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参加学历教育的村(社区)干部400余人考取了公务员或事业编,100余人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新当选省市县“两代表一委员”410人,其中省人大代表6人、省妇代会代表2人、省政协委员1人;634人次实现个人或集体创业。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省市一体”融合式教学模式是村(社区)干部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的突出特色。很多村(社区)干部通过系统学习政策理论和实用技能,工作思路更清、服务群众能力更强,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发挥出显著带头作用,进一步激发了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培育了一大批‘留得住、
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
张都金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是沂水县2023届基层干部专科学历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现任夏蔚镇三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家坪村党支部书记。通过系统学习,他带领村民发展馒头坊、煎饼坊等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建成全县首家“暖心食堂”并推广至全县,先后获评“山东省劳动模范”“齐鲁乡村之星”。
“村(社区)干部学历教育培养对象主要是50岁以下的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和45岁以下的‘两委’成员、优秀青年人才。像院东头镇一样,相当多的乡(镇、街道)实现了‘一村一学员’。”山东开放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宁继红说,据统计,2015—2017年三届学员1.4万人,绝大多数在2017年“两委”换届后继续担任“两委”成员,其中2310名当选村(居)党组织书记或村(居)委会主任,这些“不走的大学生村官”,把乡村振兴的袅袅炊烟在齐鲁大地点燃得更旺、更红火。
作者:廉德忠
编辑:周玉森
审核: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