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三维一体”打造中外合作办学党建育人品牌
发布时间:2019-11-14 11:09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A+A-
-分享-

鲁东大学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是教育部自2003年《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颁布以来全国第一个在地方院校设立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015年以来,鲁东大学以“家校共育”为平台,紧扣关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招生”和“就业”两大核心因子,着力打造“以家校共育为平台,以招生宣讲为抓手,以高质量就业为目标”的“三维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体系,努力创建集思政育人、社会育人和实践育人有机融合的党建育人创新品牌。

打造党建引领思政新平台,开创中外合作办学育人新局面

“家校共育”是鲁东大学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自2015年以来实施的一项创新教育机制,学院党总支以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为核心、以教师党员为骨干,组建了一支由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的学生家访工作团队,牺牲寒暑假休息时间,足迹遍布青岛、潍坊、泰安、东营、聊城、菏泽、济南、日照等十几个地市,行程近3万公里,举办学生家长面对面集体座谈会20多场,到户走访特殊学生家庭近60人次,一名党员因工作突出被授予“山东省辅导员家访工作先进个人”。学院每年为学生家庭寄发“家校联心信”累计1000余封,帮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在外求学孩子的真实情况;向学生家长及所毕业中学寄发喜报100多份,报告获得省级以上荣誉和“成长之星”称号学生的事迹。

建立特殊学生个人档案,建立学生家长微信群、QQ群,把“家校共育”作为帮助特殊学生转化的有效途径,经过不懈努力,9名家庭特困学生得到救助和帮扶,3名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得到有效治疗,其中2名已基本康复,在成功化解学生个案问题的同时,有效避免了重大风险的发生。家校共育在社会媒体和学生家庭中引起了强烈反响,齐鲁晚报、大众网、胶东在线等新闻媒体和山东省教育厅网站分别以“鲁东大学家长会送到学生家门口”“鲁东大学家校共育为学生全面成长保驾护航”“鲁东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家访团队寒假走访寒门学子”等为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新闻报道,有关报道累计共30余次。

培育党建育人社会影响力,保障提升录取报到率和生源质量

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党总支干部、党员教师全员全程参与,先后奔赴福山一中、诸城一中慈海学校、诸城超然高级中学、阳信县第二高级中学、东营市第一中学、利津一中、利津二中等30余所省内重点高中,结合“3+3”高考模式改革为中学生作 “人生规划指导”报告20余场次,惠及中学师生2万余人,引领了鲁东大学走进高中举办招生推介的先河并带动行成热潮。

充分发挥“互联网+”融媒体,全方位、多角度推介学校,师生党员积极在朋友圈、微信群、QQ群转发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报道的动态,传播正能量,极大提高了学校办学美誉度和社会关注度。通过几年努力,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自2015年起第一志愿录取率达到100%,录取报到率达到97%以上,2018年录取分数高出山东省本科控制线27分,与同类普通本科专业生源质量差距进一步缩小。

创新党建实践育人新模式,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更上新水平

注重将育人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和职业发展指导有机结合,2014年以来,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建立优质生源基地11个,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17个,大学生创业特色实践基地2个,创建大学生创业工作室20多个。推进大四毕业生“实习即就业”直通车,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向低年级拓展,实现就业帮扶“不断线”,学生毕业“不失联”,校企合作“不务虚”,及时为准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实习平台和直接高效的就业服务。

建院以来,三届学生中考取研究生的数量由2017年的3名, 2018年的8名,增长到2019年的22名(其中9名考取双一流大学),占比14.3%;签约大中型明星企业的毕业生比例,由2017年的25%,2018年的35%,激增至2019年的57.2%。2019届198名毕业生,还有44名同学出国留学深造, 6名同学考取公务员选调生,充分实现了高质量就业和发展。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青岛科技大学:探寻乡土廉韵,以青春行动厚植廉洁初心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09-01 09:13中国教育新闻网

山东大学成立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据山东大学新闻网消息,8月23日,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前沿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行。新闻稿中提到,山东大学已成立低空 ...

09-01 15:22山东政事

齐鲁师范学院 “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建设落成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

09-01 16:34齐鲁师范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