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青岛 > 正文
青岛市教科院深入推进学校思政课教学
发布时间:2019-04-03 15:43 A+A-
-分享-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后,青岛市教育局、市教科院进行了持续深入的学习和积极推进。

一、关于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推进举措

(一)青岛市教育局召开加强与改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会议,“道德与法治”学考实行闭卷考试

2月27日,青岛市教育局召开加强与改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会议,会议宣布了市教育局党组决定,自2017级开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实施闭卷考试。此举全面落实了国家对德育课程的要求,执行教育部考试改革的有关规定,强化了德育的重要位置。

(二)青岛市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

1.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学习座谈会。为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立说立行积极落实,3月19日上午,青岛市教科院组织普通高中、初中、小学、职业学校不同学段的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对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进行专题学习。会议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柴清林主持,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洪琪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集体收看了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视频,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交流了学习体会。

2.各学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入学习会议精神

(1)全市高中学校思想政治教研组,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主题,以形式多样的集体教研活动,面对面座谈交流或者利用互联网手段,视频学习、文件精神传达、分享学习心得感悟等深入学习讲话精神。

(2)青岛中职思政中心组召开专题研讨会,明确思政课教师的任务,反思教学的成效和不足,并提出明确要求。要认识到思政课教师必须扛起责任这面大旗,让会议精神落地生根,勇于改革创新,贯彻习总书记对思政课的要求,增强其亲和力、针对性,做到以理服人,润物无声。

(3)青岛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于2019年3月22日在青西新区弘德学召开全市学科教师德育课程研讨会,各区市教研员和道德与法治教师共三百余人参加会议。研讨会上,全体老师在市教研员带领下认真学习习主席的讲话,并展示了三节市公开课,研讨如何加强教法研究,强化做人的教育,与时俱进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二、继续采取举措、见诸行动的打算

(一)做好会议精神的宣讲,尽快让全体思想政治教师领会精神实质,努力做“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教师。

(二)加强研究教法,坚持习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强化做人的教育,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三)统筹规划,小初高职和高校开展多方面的交流研究,促进思想政治课程与课堂的一体化研究。

(四)认真研究“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办”字,要提高全社会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自觉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三、为学好道德与法治课提供专业指导

关注时政,启迪思维。

时政热点是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具体表现,是教材内容的深化和延续。“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读报纸、看新闻的好习惯,关注国家和家乡青岛市的发展变化,增强敏锐感,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联系实际,全面分析。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理论联系实际是道德与法治课的生命和灵魂。同学们要注意把重大新闻时事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学会多层面、多角度用教材知识对新闻进行全面分析,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对知识系统整合的能力。

养成习惯,掌握方法。

“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与正确的方法往往会让人受益终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做到以下“五会”:

会预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提前阅读教材,了解将要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将所学知识了然于心。将要学习的知识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角度归类,对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

会听讲。要通过听老师的讲授抓住知识要点,把重点、难点、易疏忽点、易混淆点等在课本上标记,做好笔记,以便课后复习,这些都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

会提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勤于思考,大胆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学活、学透,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会巩固。“温故而知新”。每学完一单元、一课、一框内容,都应及时地进行复习和巩固,要结合教材和笔记,理清知识脉络,“连点成线、结线成网”,梳理思维导图,加深理解。

会补漏。要学会查缺补漏,在作业或检测以后,及时地对其中的错误进行分析,建立一个错题档案本,并在每个题后面分析失误或出错的原因,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明理导行,知行合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活化和实践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的鲜明特征,同学们应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者活动等,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将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改进学习方式,加强自主探究。

同学们应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内容相联系的社会热点、文化典故等背景材料,自主确定研究课题,通过查阅资料、搜集处理信息、活动体验等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重新建构知识并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青岛开展暑期校内托管:托得安 管得好

多地网友反映,一些家长早上把放暑假的孩子送到图书馆,中午给孩子点一份外卖,下班后再来接。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因缺乏看管,喧哗 ...

08-01 14:12人民日报

青岛小学生打破世界纪录!斩获中国跳绳队本届世青赛首金

2025年7月31日,在日本川崎举行的世界青少年跳绳锦标赛(JWC)中,来自李沧区的青岛东川路小学五年级(1)班的学生曹 ...

08-03 09:18青岛市教育局

助力孩子们的假期走向精彩,青岛花式托管的“破界”实践

市北区开办28家职工子女爱心托管驿站,已累计为700个家庭提供暑期托管服务;西海岸新区总工会实施“互助式”托管,让职工通 ...

08-07 09:5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