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落实年,奋笔新篇章
发布时间:2019-12-27 10:38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刊3月刊作者: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 于洪良 A+A-
-分享-

  时维三月,序属阳春。

  2019年,形势催人奋进,责任充盈心间。

  2019年,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工作落实年”。而在年初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的讲话正是《落实、落实、再落实》,“落实”成为2019年教育工作的关键词。

  “落实”,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与我们的距离如此之近,对我们的冲击与震撼如此之大。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经常被用来形容“落实”在推进改革中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抓实、再抓实,不抓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李克强总理也多次指出,“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可见,落实就是将方针政策或工作部署转化为生动实践。对高等教育而言,狠抓落实,实属必然,概莫能外,别无选择。

  回望改革开放40年,山东高等教育励精图治,砥砺奋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但是,高水平大学数量不多、高层次人才队伍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困境依然存在,建设高教强省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无法回避,不容回避。

  何以解忧?何以制胜?何以超越?唯有落实、落实、再落实!

  今年1月召开的山东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聚焦聚力攻坚克难,开启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新篇章,围绕“十个聚焦”狠抓落实,其中包括聚焦立德树人、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和育人导向,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高等教育强省,聚焦改革创新、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活力,等等。可以说,这“十个聚焦”,内容全面而具体,指向明晰而精准,是2019年山东高等教育抓落实的“施工图”和“计程表”。

  落实是一种责任,需要高标准。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就要办对的教育、办好的教育、办强的教育。山东高教事业发展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比担当更可贵的是责任。对“四个回归”和“以本为本”,校校有责、人人担责,才能顺利推进。建设高教强省,由不得任何人袖手旁观当看客,更不允许任何人打折扣、搞变通、做选择,“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唯一需要的是强化实践、实干、实绩导向,为干事创业者撑腰壮胆,撸起袖子加油干。

  落实是一种境界,需要勇担当。当前省域高等教育的竞争愈加激烈,不进则退,慢进小进也是退。形势的严峻需要我们“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勇于面对各种困难挑战,遇到问题不绕道,迎难而上,敢想敢闯,攻坚克难。“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谁也不能“甩手当掌柜、挥手做动员、背手等结果”。只有干在每一天,积少成多,才能提升“获得感”。

  落实是一种能力,需要真本领。手有金刚钻,敢揽瓷器活。启动实施山东高校高质量建设工程,需要我们拿出一抓到底的落实魄力,善学善谋善作善成,提升“真本领”“硬功夫”。抓好“双一流”建设和综合改革,不能只凭一腔热情和三分钟热度,要巧干会干干成,才能确保方向不偏离、任务不落空。唯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转化为行动,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才能把蓝图变为现实,打造一个完整、协调、健康的高等教育发展体系。

  不落实,则落空。实干者,得实惠。

  事业催人忙,落实气象新。让我们拿出“事思敬”“执事敬”的敬业精神,拿出“光阴迫”“从来急”的奋进态度,以想干凝聚落实的精气神、以敢干展示落实的正能量、以会干增强落实的真本领,争做努力奔跑的追梦人,用心用情用功实施好“奋进之笔”,向全省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山东高教答卷,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作者: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 于洪良

编辑:王骄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