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已成为中国新时代的最强音。初心,是起点、本色和初衷,是目标、职责和使命;是党性之根、人民之本,是精神之钙、力量之源;是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民族复兴的信心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入党为什么?入党干什么?应成为每位共产党员灵魂深处刻下的精神契约和人生路上的心灵拷问。
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南湖红船的革命源头。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率领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寻根问本,补钙加油,向全世界庄严宣示新一届党中央的坚定政治信念和伟大复兴决心。1921年7月,在当时东方羸弱大国的一艘丝网船上,伴随着13位一大代表低沉雄浑的呐喊,中国共产党光荣诞生。如今,中国共产党成为拥有9059.4万名党员和461.0万个基层党组织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红船精神”濡染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抗倭除恶、扫旧布新,使贫穷孱弱的中国逐步站起来、富起来、强大起来。
不忘初心,就是不忘血火井冈的星火燎原。井冈山是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创建的我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共和国的奠基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里程碑和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开篇。在此,“支部建在连上”蔚然成风,“八角楼灯光”照亮夜空,“插牌分田”热气腾腾,红色政权欣欣向荣,“朱毛会师”歌动军营,“朱德扁担”扛起使命,反“会剿”战无不胜,“红军桥”千古留名,“井冈山精神”世代传颂,“星火燎原”照亮革命前程。
不忘初心,就是不忘万里长征的艰险淬炼。5月20日,即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后仅7天,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江西于都的“长征第一渡口”眺望凝思,并动情地连说了四个“不要忘”。在此,中央红军悄然渡河,踏上万里征程。途经14个省、翻越18座山、跨过24条河,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成为一部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史诗和坚定理想信念的辉煌见证,铸就了撼人心魄的“长征精神”。
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圣地延安的创新发展。延安是战争年代中共中央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是毛泽东思想从发展到成熟的革命圣地。在此,创建了陕甘宁边区,发起了大生产运动,哺育了“延安精神”,开展了整风运动,指挥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召开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和七大,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不忘初心,就是不忘“两个务必”的警世箴言。西柏坡素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美誉,是大决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筹建新中国的领导中心,形成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在此,毛泽东在16.3平方米的民房里起草了190多份指示、电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九月会议”和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谆谆告诫全党:要时刻警惕“糖衣炮弹”的攻击,“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诫语振聋发聩,理当警钟长鸣。
使命催征,道远任重;初心如昨,益民复兴。
作者: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 韩延明
编辑:王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