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德州 > 正文
德州德城区:稳妥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试点
发布时间:2019-03-18 14:3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周沛洁 A+A-
-分享-

“老师,为什么我的机器人不巡线,到处乱跑?”“检查一下你的光电传感器参数设置,看看有没有问题。”在德州市新湖南路小学的机器人社团课上,师生们正在不断地调试设备,以便机器人完成指定任务。

1552891087170472.jpg

“课程主要围绕设备搭建、图形化编程软件的设计以及软硬件的结合展开,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目标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授课教师秦传南说。

机器人、3D打印、图形化编程社团活动的开展,是德城区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进课堂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德城区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先后投入1.18亿元建设“三通两平台”,逐步实现教育资源整合。以云校平台为依托,以多媒体教学、数字教学资源应用、微课制作与应用、创客空间建设、智慧校园建设等项目为抓手,该区“信息化+”即时综合评价体系逐步确立,教学方式深刻变革,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在日前省教育厅公布的首批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市、县(市、区)和试点学校中,德城区凭借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良好硬件基础、清晰发展思路及稳定教师队伍,成功入选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区,德州市新湖南路小学等城区23所中小学入选首批试点学校。

目前,德城区正以全省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区建设为契机,努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他们以创新教育理念和改革教学模式为核心,以区域教育云平台设施为基础,以典型带动和项目驱动为依托,将创客教育、学生综合评价、高效课堂建设等实验项目与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逐步发挥人工智能在“教、学、测、评、管”中的作用。该区以现有教学联盟为抓手,各学校根据联盟特点及自身实际选择教育突破点,整合有效教学资源,设计规划课程内容,探索编写校本教材,推动机器人、3D打印、图形化编程等社团活动课程化、体系化、层级化,积极构建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打造学校人工智能教育的特色和亮点。同时,该区将以点带面,逐步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培养一批理念先进、业务精湛、成果显著的人工智能教育名师,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努力创建现代化教育强区。

作者:周沛洁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德州市:系统改革激发课堂活力

近日,在乐陵市实验中学教学楼二楼会议室里,10余名教师正聚精会神进行教研。“集中分析教学重点、难点,能加深对新课标的理解 ...

10-09 10:09《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乐陵市:深入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日前,乐陵市“大思政课特聘教师”聘任 ...

10-09 10: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德州市持续深化产教融合——让技能成才之路越走越宽阔

近日,在宁津电梯学校的实训车间里,学生李阳正跟着师傅调试电梯控制系统。这名初中毕业后选择五年制高职电梯专业的青年,再过4 ...

10-13 09:47《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