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厉行节约成为校园风尚
发布时间:2020-08-14 09:59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作者:钟焦平 A+A-
-分享-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从“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到“后续工作要不断跟上,坚决防止走过场、一阵风”,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针对部分学校存在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总书记还对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等提出明确要求。这为我们做好校园节约工作指明了方向。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年轻一代虽然在优渥生活中成长,但对与节俭有关的教育并不陌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也能做到不糟蹋粮食。但毋庸讳言,确实也有一些学生对对节约缺乏深刻认知。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某大型城市中小学生食物浪费明显高于城市餐饮浪费的平均水平。各种供餐方式中,盒饭食物浪费最为严重,浪费量高达每餐每人216克。这一数字触目惊心,浪费现象令人痛心。为改变高等学校食堂餐桌浪费现象,持续推进“光盘行动”,建设节约型校园,教育部早在2013年就决定开展反对餐桌浪费的专项行动。其后,教育部还曾下发通知,要求每所学校、幼儿园制定防止餐桌浪费的具体办法,要求全国高校针对餐桌浪费问题开展全面自查整改。无论大中小学校还是幼儿园,都有责任遏制住餐饮浪费,让节约意识深入人心。

培养学生的节约美德,在校园内大力整治浪费,首先需要学校负责人高度重视,把这项任务当成持之以恒的工作来做,做到亲自抓、亲自管,切实抓出成效。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还需要家长、老师做好示范。身教胜于言教,如果家长和老师都能以身作则,严格自我要求,往往能够起到润物无声之效。现实中,一些家长自己都做不到光盘,孩子自然也很难懂得要珍惜食物。

推行光盘行动,遏制铺张浪费,表面上关乎节约,实则关乎消费观乃至价值观塑造。建设节约型校园,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过程,也是塑造学生价值观的过程。我国人多地少,不仅要从小养成节粮习惯,还要养成节水、环保等习惯。

提升学生的节约意识,还可以通过生活实践让学生感受到种植的不易,体会到节约的必要。正如有关部门提出的,城市学校要在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农村学校要普及校园种植养殖,建立“学校+农户试验田”,坚持“绿色证书”制度,让学生获得劳动的切身体验,从而真正形成尊重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

“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而不常,等于白抓。”遏制校园浪费不能见好就收,好的做法应坚持并推广,不好的做法应整改并认真总结。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关键在持续深入,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形成久久为功之势。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贵在习惯养成。以上率下,相互监督,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更有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的举措发力下,厉行节约将成为校园风尚。

转自《中国教育报》 作者:钟焦平


作者:钟焦平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回眸十四五·聚力再出发|以立德树人新成效夯实教育强省建设根基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掀开了总结“十四五”成就、谋划“十五五”蓝图的崭新篇章。

11-03 10:59《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以远程研修赋能特岗教师专业成长

自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启动以来,一批批高校毕业生用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 ...

11-05 16:47《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青少年学子的心灵氤氲文化芳香

前不久,山东教育社举办了《山东教育》创刊暨山东教育社建社80周年专题研讨活动,与会人员来到了莒南县大店镇中心小学参观考察 ...

11-06 08:47《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