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教视点
以乡村教师教学胜任力提升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8-17 15:07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 朱绍经 张艳秋 A+A-
-分享-

  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教师提出了更严格、更全面的要求。以语文教师为例,其在教育教学胜任力上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教师老龄化严重,教育水平适应性提升空间小;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偏差大,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学科特点,不能有效开展教学研究;教师学习提升的自觉性不足,专业培训效果差;思想准备和知识更新严重不足;教师教育理念、教学策略落地实施难度大、效果差、评价缺乏科学性,等等。

  语文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既有大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共性问题,也有基于校本环境而存在的个性化问题。原因主要如下:一是语文教师没有在思想上解决“为什么而教”的问题,职业倦怠现象突出;二是语文教师的学科化培训不深入,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不高,造成学科内、学科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三是线上语文培训学习效果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学习中的问题;四是学情复杂,很多教师没有应对经验;五是语文教师对基于乡村教育振兴战略下的教师作用认识不准确,教师的责任感还没有得到强化;六是语文教师对教育理念、教学策略落地实施的细化研究不深入,针对性不强。这样的学习借鉴,没有细化研究,没有打通理论和策略实施的最后障碍,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

  针对新形势下语文教师队伍面临的问题,必须借助学校集体的力量来解决。从近年来笔者分别所在滕州市龙阳镇龙阳中学和滕州市姜屯镇姜屯中学的教育教学实践看,学校需要立足实际设计教师培训实施方案,通过不断的实践尝试,构建全面培养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胜任力的行动体系,推动语文教学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学校语文教师培养提升的制度要向着三个方向进行必要的完善:由知识性学习向能理性训练转变,由个人摸索向集体攻坚转变,由单一业务型培训向综合型培训转变。例如,关于学习笔记,由原来的“做好业务笔记,总字数不少于5000字”增加一条“并结合实际写出1000字的学习反思”;由“听课记录不少于20节”增加“总评、点评内容翔实,针对性强”,等等。学校只有通过沉浸式校本化培训,运用“专题化”“专业化”“专长化”“行动化”培训方式,对“双减”“新课堂达标”“高质量教育”“乡村教育振兴”相关的方针政策和高阶思维培养、创新素养培育等理念方法进行深入培训,才能全面提高语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为引导教师做好自我监控和自我设计,学校可以设计使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自我监控量表》。量表设计依据实际,从要求教师达到“高水平”转向教师必须具备的“低水平”,聚焦在基础、本质、核心的问题,突出教师在实施学科教学中具有普遍性和紧迫性的个人素养短板,根据教师学科教学的“刚需”进行分类提升。语文教师要制订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并对照自我监控量表查找个人素养的空白区,精准确定个人教学胜任力的薄弱点。精准的学习训练方案、个人发展的愿景驱动和必要的督促加压相结合,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速增效。

  学校需要建立校本化语文培训资源库,如语文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库、语文教育教学理论资源库、教学方法策略资源库、教学课例资源库等,丰富教师培养发展的实践内容。这是语文教师成长过程中必须关注并集中力量打造的。

  在常规化的学习培训扎实推进的同时,学校和语文教师还要不断拓宽培养提升的路径,结合实际情况,提高自身学养。如整本书的项目化阅读、对设计和实践之间的差距反思等。

  语文名师要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利用自身专长开展扎实有效的教师培训工作。农村学校可通过名师工作室、学科教学沙龙、学科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带动语文教师学习提升的积极性,实现语文教师的专业提升。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 朱绍经 张艳秋

编辑:白天

审核:王煜玲

相关阅读

小饼如嚼月,最抚学子心

10月6日这一天,是中秋节,也在国庆假期,两节上演“喜相逢”。当中秋的月明遇上国庆欢腾,今年的十一必定是阖家欢乐,举国同 ...

10-05 10:33山东教育新闻网

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培育新时代齐鲁“大先生”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10-09 10: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三策”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 ...

10-10 10: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