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多数中小学的惯例,每周一早上都会举行升旗仪式,这也是全体师生都要参加的重要教育活动。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在今年正式施行,各学校都开始进一步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作为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创新、精心策划每周的升旗仪式,让其发挥更多教育功能、强化教育效果?
摄影:张熙 /图源:第五届山东省最美校园摄影大赛
一
通常,在升旗仪式中,全体学生要身穿校服、神情庄重,在升国旗奏国歌中强化国家认同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紧随其后的国旗下讲话,凝聚着学校的殷切希望和师者的谆谆教导。
升旗仪式的教育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旗下讲话讲了什么。因为国旗下讲话是学校给全体学生上的一节大思政课,其教育意义不言而喻。
为此,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国旗下讲话,结合国家政治生态、地方发展实际、时令时节、学校的阶段性教育目标、特殊的教育案例等,精心选题、认真准备讲话内容。为了创新内容和形式,各种“走新”的国旗下讲话不断出现。
但是,国旗下讲话仅仅“走新”还不够,还要“走心”,要去钻研怎样让讲话能够留在学生心里,引发学生的思考,成为学生的行动指南。
二
如何让国旗下讲话更好地“走心”?
其一,要对讲话主题进行系统设计。
开学前,可以向全体学生征集国旗下讲话的主题,对征集的主题进行认真整理、分类及研究,结合时间、季节、学校德育工作计划、重大纪念日活动等要素,制定相互关联、循序渐进的国旗下讲话主题计划,再根据主题内容确定讲话人选。
比如,山东省实验小学在世界读书日前举行的“春风四月暖,阅读正当时”主题升旗仪式,在演讲环节邀请了师生代表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为在场的同学们营造了好学尚读的校园氛围。
图源:山东省实验小学
其二,要对讲话内容进行认真筹备。
国旗下讲话面对的是全校学生,他们不仅有着年龄的差距,还有认知、心理成熟度、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差距。要在水平参差的学生中求得认知与理解力的最大公约数,就需要对各个年级学生的思想状况、校内外表现等进行认真调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后确定讲话内容。
此外,讲话内容也要深入浅出,既能让低年级的学生们寓学于乐,又能让高年级的学生们深入思考。
其三,要对讲话效果进行调查回访。
国旗下讲话是否能取得实效,取决于是否走进了学生的心里。所以,了解学生的诉求,回应学生的关切就显得尤为重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让学生在聆听演讲后获得成长,才是国旗下讲话的最终目的。
在准备之前要积极地去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存在哪些问题及困惑,进而确定最合适的演讲内容和方式。例如,针对近期备受关注的校园欺凌问题,我们可以将其作为讲话的重要主题,为学生提供实用的自我保护方法,同时为霸凌者敲响警钟。
庄严而神圣的升旗仪式,每个环节都蕴含着极大的教育价值。国旗下讲话是升旗仪式中最具挖掘价值的环节,要让国旗下讲话的教育功能最大化,其前提是让国旗下讲话走进并留在学生心里,进而融入学生认知体系、价值体系,如此才更有教育意义。
来源:“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sdjyxcgzh@163.com
作者:苏银成
编辑:张婧文 袁琳
审核:周玉森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体育,是学生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文化,是地方精神的内核载体。在笔者任教的巨野县乡镇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