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潍坊 > 正文
潍坊市奎文区明确“20个严禁”——不给教师减负留盲区
发布时间:2025-07-09 16:14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魏海政 邵波伟 郎孚胜 A+A-
-分享-

  “自从明确教师减负‘20个严禁’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与教学无关的任务,我们可以更加专心地管理班级和辅导学生了。”近日,山东省潍坊市实验小学的班主任盛倩告诉记者,自从潍坊市奎文区深入推动教师减负工作以来,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任务悉数被挡在“门”外。

  为扎实做好教师减负工作,奎文区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摸清了让教师“分身乏术”的问题。2024年1月,奎文区以区委、区政府的名义,针对性出台了《奎文区减轻教师负担二十条措施》,紧紧围绕规范督查评比事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压减校园周边治理任务、压减非教学活动、减少占用教师非工作时间等方面明确了“20个严禁”。

  奎文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玉兴说:“自《奎文区减轻教师负担二十条措施》实施以来,进校园事项需要提级审核,必须经区委、区政府审批同意后才能开展。2024年,有35件进校园事项未通过审核,进校园事项总量较上一年度减少80%。”

  如今,奎文区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调查测评、普查统计等工作已全部禁止进入校园。“教师减负工作既需要‘拦截’外部非教学任务的干扰,也需要在教育系统内部下足‘绣花功夫’,内外兼施保障教师回归教书育人主责主业。”王玉兴说。

  同时,奎文区在教育系统内部实行文件配额管理、发文审批前置,对会议数量和参会人数等进行统筹整合。“我们分门别类建立了数据库,通过在线编辑和共享方式进行数据收集、随时更新,杜绝数据‘重复要、重复报’现象。今年以来,各类报表较去年同期减少56个,同比下降23%。”奎文区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献民说。

  潍坊十中校长付海燕介绍,以前每次迎接年度综合督导的时候,教师需要打印大量的纸质材料,迎接督导评估组实地验证。为了减少督导评估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干扰,奎文区实施了“督导评估免检制”。

  “我们改变过去逐项听汇报、逐条查材料的模式,依据指标免检条件、学校近三年综合督导评估成绩和日常工作落实情况,科学确定各学校免检指标,不再入校实地验证。2024年度,中小学评估点共有78个,其中50个被确定为免检指标,占比达64.1%。”奎文区教育督导室负责人孙富禹说。

  为减轻教师应对考核的压力,奎文区优化压减考核指标12项,将与教学无关的考核指标全部剔除。“优化后的考核办法主要是考勤、师德、工作量三个方面,考核次数由一年多次改为一年一次,教师应对考核的负担大大减轻。”潍坊新华中学校长张雪梅说。

  同时,奎文区还积极调度各学校、幼儿园深入自查,本着“减负提质”的原则制定解决方案,不给教师减负工作留下盲区。

  针对集体备课分工分散、重复劳动、效率低下的问题,奎文区德润学校推行“单元主备责任制”。备课组每人认领一个单元深度备课,完成教学设计、课件开发等任务。“调整后教师单次备课时长减少了60%,优质课件复用率达到85%,提高了备课质量。”德润学校校长姜秀梅介绍。

  奎文区明德学校引入“智慧操场”系统,学生体质测试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系统自动生成班级和个人数据报告,体育教师杨垒雨说:“过去手动记录成绩很耗费时间,现在一键生成报告,既准确又省时。”

  为避免通知等各类信息过多导致教师“信息疲劳”,奎文区第二实验幼儿园结合教师岗位与职责分工等因素,整合筛选信息并有针对性地分类推送,每日9点个性化推送一条包含今日事务、活动安排等内容的整合通知,一线班主任和专任教师接收信息量分别减少42%和38%。

  “今年3月份,我们做了线上问卷跟踪调查,95%的教师对减负工作表示满意。下一步,我们将在细化推进各项减负措施的同时,大力做好教师关爱工作,真正让教师感受到职业幸福感、归属感、成就感。”王玉兴说。

作者:魏海政 邵波伟 郎孚胜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诸城市:构筑青少年禁毒“数字防线”

在诸城市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的VR体验区,诸城经济开发区学校七年级学生张艺琦戴着设备,沉浸式体验了一次“毒品陷阱”模拟场景 ...

07-01 10:47《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三二一,笑!”潍坊这些毕业照真好看~

又是一年毕业季,今天,小编收集了潍坊多所学校的毕业照,一起来看看吧~

07-05 10:27潍坊教育发布

青州市: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学共建” 赋能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青州市委教育工委立足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需求,构建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学共建机制,通过联学、联研、联教,推动理论学习成果向教育 ...

07-07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