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走班、赛事学习……青岛嘉峪关学校多举措激发学生运动潜能
发布时间:2021-07-14 10:40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 A+A-
-分享-

山东教育新闻网讯  近年来,青岛嘉峪关学校在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大力发展学校体育,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模式,引进优质的社会体育资源融合到学校体育教学中,以构建顶层课程设计为载体,开设了21门特色体育课程。学校通过抓好构建健康促进体系、强化青训体系、完善竞赛体系,给学生搭建技能学练和展示的平台,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全力打造活力校园。

7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青岛嘉峪关学校调研体教融合成果。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构建完备的体教融合课程体系

青岛嘉峪关学校围绕“选项走班”体育课程,从“三个维度、三个层级”构建了体教融合行动框架。将“选项走班”课、“选项走班”社团、体育课、体活课、阳光大课间等体育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体育课程,实现“一生一体育课表”,一天一节体育课。

学校本学期开设了篮球、排球和有氧体适能三个大项目若干个小项目。首先由五、六年级学生实施“选项走班”,每周开设一节体育“选项走班”课,采用“普及+提高”的路径模式,将“选项走班”课的三个项目实行大单元教学进行全员普及,以激发每个学生的运动兴趣,分层分项目提高基础运动技能。

此外,学校引进的优质体育资源课堂实行双师授课,充分发挥教师和教练的专项特长,教学相长,相互合作,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

创新学生体质提升工作举措

青岛嘉峪关学校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运动能力,科学设置锻炼内容和帮扶机制,让不同水平段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最终实现共同提升的目标,建立“一人一健康档案”,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学校以“赛事学习”特色校本课程为依托,各项比赛内容,通过“课堂普及”+“赛事提高”的模式实现全员参与的目标,每月都有“校长杯”系列挑战赛,实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比赛,营造出浓厚的竞赛氛围。例如,学校将跳绳运动作为学校“2+X”的特色项目,通过“课堂普及”+“赛事提高”的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并引入专业的跳绳教练员指导学校的跳绳工作,构建了完善的运动梯队和特色跳绳阳光大课间,在各级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假期里还借助“天天跳绳”APP,每天对学生体育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监测和点评,保障学生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

打破体育资源束缚壁垒

青岛嘉峪关学校打破运动场地的制约,将一些不具备运动场地的项目与俱乐部合作,通过校内普及,校外提升的方式,整合体校和社会体育俱乐部等优秀体育资源,从3个层面共开设了21门体育课程。一是引进篮球、趣味田径、网球等5门体育“选项走班”课程;二是引进足球、棒垒球、健美操、轮滑、田径、花样跳绳、高尔夫等10门体育社团课程;三是引进帆船、击剑、游泳、武术等6门奥运项目进校园课程。学校以特色课程引领体育教学,创新体教融合评价机制,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人人有项目,生生有专长,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欣欣向荣。

学校简介:

青岛嘉峪关学校始建于1953年,前身是海军子弟小学,1972年改名为青岛嘉峪关学校。占地12600平方,现有37个班,在校学生1600余名,教师102人。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提出了“在最美景区,办最美教育”的办学思想,形成了“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校园精神。 2017年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临沂玉龙湾小学:四维突破 打造劳动教育新模式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劳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山东省临沂玉龙湾小学以“农耕劳动教育”为核心突破口,历经13年深耕细 ...

08-01 10:34中国教育报

“荷”香四溢 育梦远航——山东省曹县魏湾镇中学将荷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山东省曹县附近有一座大型平原水库——太行堤水库,莲藕种植面积8500亩,盛夏荷花盛开,被誉为“万亩荷塘”,形成“接天莲叶 ...

08-01 11:06中国教育报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 深化教学改革 点燃思维之光

淄博市周村区新建路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6年、承载近百年教育文脉的老校,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持续深化 ...

08-01 11:10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