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枣庄 > 正文
滕州市滨湖镇联区:“学教护管”四维发力 筑牢法治教育根基
发布时间:2025-08-11 09:56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刘超 A+A-
-分享-

  近日,在滕州市“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推进会上,滕州市滨湖镇联区党委书记、主任王勉衡作交流发言,分享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成果。近年来,滨湖镇联区始终秉持“育人为本、法治为纲”的原则,立足“学、教、护、管”四个维度,走出了一条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注重实效的普法之路,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筑牢法治根基。

  课堂“主阵地”:让法治教育“入脑入心”

  “法治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必须走进课堂、融入日常。”这是滨湖镇联区各学校的共识。联区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育人体系,明确每学期至少开设两课时法治专题课程,做到“课表上有安排、教学中有落实、考核上有评价”。

  在滨湖镇中心小学,“法治微课堂”成为学生期待的一堂课。学校与镇司法所、派出所联手,通过真实案例解析、互动问答等形式,把原本抽象的法律条文讲得生动有趣。“老师讲的校园欺凌案例对我触动很大,我学会了遇到问题该怎样保护自己。”五年级学生王可馨说。

  今年上半年,全镇中小学累计开展法治课堂128次,覆盖学生5000余人次。思政课、语文课等学科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双向渗透。

  活动“强磁场”:让法治理念“鲜活起来”

  课堂之外,滨湖镇联区坚持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一系列新颖、富有参与感的活动,把法治教育“玩”出新花样。

  “法治晨诵”是望重学校的一项特色活动。每天晨读时间,学生集体朗诵法治格言,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规则意识。古村民族小学定期组织“模拟法庭”,由学生分饰法官、检察官、被告人等角色,在一场场“审理”中理解法律程序,学会辨是非、明事理。

  “我是小小普法员”活动在滨湖镇各学校广泛开展。学生结合身边现象创作漫画、法治作文、手抄报,既传播法律知识,也提升了自我表达与思辨能力。

  今年3月,滕州市四级高级检察官马兆坡走进滨湖镇滨湖中学,以“检教同行、护航青春”为题举办专题讲座。他生动讲述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提醒学生“青春不迷路,法律伴我行”。“那一刻,我深刻意识到,做错事不仅会伤害别人,而且会影响自己的一生。”听完讲座后,八年级学生张浩宇写下了这样的感言。

  此外,镇关工委、司法所还联合开展了“法润童心、护航成长”主题活动,特别邀请心理咨询师与法律专家为学生讲解校园欺凌的界限和应对方式。活动结束后,许多学生写下《写给未来的自己》的“法治承诺书”,承诺以法律为尺、以规则为界,守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关爱“暖底色”:为孩子撑起“安全之伞”

  法治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授,更是心灵关怀和人格引导。

  “我以前总是和同学发生矛盾,老师和司法所的叔叔跟我谈了好几次,让我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滨湖镇朱村小学一名学生这样分享自己的转变。

  滨湖镇联区坚持“以法为盾、以爱为基”,对家庭困难学生、留守儿童、行为偏差学生实行“一人一策”精准帮扶。镇党委协调村居、妇联、团委、综合治理办公室、司法所等力量,建立重点学生动态台账。今年以来,共开展上门普法、家庭会谈等活动35次,帮助17名学生走出心理困境,重建心理自信,找到人生方向。

  家校共育同样是滨湖镇的亮点。联区创新推出“家长学法日”,每季度邀请法律工作者为家长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热点话题,让“依法带娃”成为家庭教育的必修课,累计2100余名家长参与培训。一名家长感慨道:“原来,我们的一些教育方式已经触碰了法律红线,这次培训让我长了知识。”

  机制“硬支撑”:让普法教育“常态长效”

  有专业队伍,才能让法治教育有深度、有广度。滨湖镇联区在机制建设上努力走在前列。

  目前,联区已联合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部门,选聘12名法治副校长,常态化参与学校普法工作。每名副校长每学期至少进校授课两次,组织一次法治问卷调查,指导一次法治活动,形成“专业力量+校园日常”的合作模式。

  此外,联区还组建了“学生法治观察团”,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享身边的法治故事,推动法治理念“从校园走向家庭,再走进社区”。滨湖中学的观察团成员刘佳怡说:“以前,我觉得法律离我很远;现在,我发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能保护我们,也需要我们去维护它。”

  青少年法治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我们要继续把‘学教护管’四维发力的工作思路推深做实,把青少年培养成有规则意识、有法律素养、有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王勉衡表示,下一步,滨湖镇联区将以“普法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为抓手,继续丰富课堂形式、创新活动载体、完善关爱机制、强化队伍建设,让法治精神像阳光一样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

作者:刘超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以评价助力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教育评价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导向作用,对于学校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紧扣铸牢中华民 ...

08-08 09:05中国教育新闻网

滕州市滨湖镇联区:“学教护管”四维发力 筑牢法治教育根基

近年来,滨湖镇联区始终秉持“育人为本、法治为纲”的原则,立足“学、教、护、管”四个维度,走出了一条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注 ...

08-11 09:56《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