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济南 > 正文
精选 细育 严管 善用 济南:全过程培养未来教育“领军人才”
发布时间:2022-06-06 14:58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张桂玲 A+A-
-分享-

  “党史学习教育如何在高中开展?” “教育戏剧在高中学校教育教学中如何应用?”……这是济南市教育局首期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学员在一年前自主申报的攻坚项目,也是该市铆紧“精选、细育、严管、善用”人才培育全链条的一次成功实践。

  “锻造一支政治素养过硬、业务精湛、能担重任的青年干部队伍,是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和活力泵。”济南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方辉告诉记者,基于近年来济南市教育系统干部队伍老龄化严重,市教育局2020年5月启动了首期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开展“全过程培养”“追踪式跟进”。

  “选”出活力:在“严管”中拧紧“思想阀”

  要想从整体上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活力,就必须突出“精选”加“严管”。如何做到精选?济南市教育局党组在“三个坚持”上下足了功夫。

  一是坚持标准制度化。成立专项考察组,强化对政治忠诚、教育情怀、业务能力等的全方位考察,给年轻干部“画像”,形成考察报告,确定了首批60名培养人选,为干部队伍增添了一支“生力军”。

  二是坚持识别经常化。加强信息库建设,定期考察,分批发现和掌握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重点将40周岁以下的优秀中层干部纳入资源库,进行差异化储备。

  三是坚持选任科学化。突出实践导向、基层导向,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和一线考察识别年轻干部。

  济南市教育局组织人事处处长林忠告诉记者,为每名年轻干部建立成长档案,将干部培养责任抓在日常尤为关键。同时,建立了年轻干部跟踪培养机制,通过政治监督和廉洁教育提高年轻干部的政治素养。

  “育”出实力:在“项目攻坚”中磨炼“铁肩膀”

  “聚焦解决优秀年轻干部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全方位提升年轻干部的素质能力” 是济南市首批年轻干部培训的着力点,方辉表示,这也是为什么要在培训中增加让学员们结合个人专长、发展方向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自主申报攻坚项目和课题研究的主要原因。

  “通过‘理论+实践’‘课题+导师’‘项目+攻坚’,以及‘1+3’即1名学员配3名导师的培训,让我练就了能挑重担的‘铁肩膀’。” 济南市第七中学办公室主任李静的项目“教育戏剧在高中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初步探索出“戏融教学、戏融德育”的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新模式,并申报了省教育科学规划创新素养专项课题。

  “培训的过程,就是我的核心工作思路形成的过程,也是我学习型团队建设工作思路方法成型的过程。” 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团委书记、年级主任高万福告诉记者,由省教科院和市教研院专家等组成的强大导师团定期召开跟岗研修圆桌论坛等活动,提升了学员们的理论素养和攻坚能力。

  “用”出潜力:在“实践锻炼”中学会“挑大梁”

  “越是‘急难险重’的任务和岗位,就越能逼出年轻干部的‘潜力’来,助力其担当大任。”林忠告诉记者,此次参加培训的60名年轻干部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一年中共完成课题研究43项、攻坚项目37个,激活了全市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的“一池春水”。

  “此次培训中多岗位的实践锻炼,促使我学会了从烦琐的事务中抽身走向学术研究高地,从被动参与走向主动担当,从单一的专业走向复合型人才的成长之路。” 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党政负责人刘庆华也是首期培训班中的一员。目前,在他的带领下,教研院呈现出“蓄势而发、竞相生长”的新气象。

  “年轻干部实用要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等观念,不拘一格大胆使用,立好用才‘风向标’。”济南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纮表示,目前,第二批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工程正在筹备中。未来,济南市教育局将继续为“强省会”建设锻造更有朝气和活力的未来教育“领军人才”。(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张桂玲

编辑:白天

审核:王煜玲

相关阅读

济南槐荫青少年的“红色印记”之旅

暑假中,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槐荫青少年们绘制了20余条多彩暑期研学实践路线。接下来,请跟随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学校的青少年 ...

08-01 15:15济南槐荫教育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脚步与诵读中活起来

 盛夏时节,一场跨越鲁、豫、皖三省的文化探寻之旅落下帷幕。平阴县教体局组织开展了“读着《道德经》进鹿邑”暑期综合性社会实 ...

08-04 09:4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第十届济南“半岛杯”珠算文化精英荟在山东交通学院举行

 近日,第十届济南“半岛杯”珠算文化精英荟在山东交通学院举行。来自韩国、俄罗斯、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4个国家,以及江苏、 ...

08-05 09:54中国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