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自2013年起,济南市市中区在全省率先启动集团化办学机制改革。十年来,市中区集团化办学一年一个新台阶,基本实现了全区“新建校办一所成一所、薄弱校改一所强一所、城郊校抓一点带一片”的集团化办学发展目标。
为进一步总结经验、分享成果、分析现状、擘画新局,1月6日上午,济南市市中区举行“从均衡向优质”集团化办学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中共济南市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范立振致欢迎辞
范立振在致辞时表示,2013年开始,市中教育一班人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胆魄,在全市率先启动集团化办学,以品牌学校带动新建学校、城郊学校、薄弱学校共同发展。
长期以来,市中教育以“质量为本、均衡为基、教师为魂、特色为要”为指针,努力创建“名校云集、名师辈出、学生幸福、社会满意”的品质教育示范区。在从均衡向优质的发展之路上,集团化办学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宫春分享《从均衡向优质——市中区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与思考》
宫春从市中区为什么选择集团化办学切入,分享了市中区如何聚焦“公平与质量”两个着力点,在“集·团·化”三个字上做足文章。宫春表示,“集”就是集聚,推动学校抱团发展,打破壁垒,资源共享;“团”就是融合,引导学校携手连心,形成一体化合力;“化”就是激活,蝶变,生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教育生态。
集团化办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的保障是基础、行政部门的顶层设计是主要的外部推动力,而集团的凝聚力与内生力则是集团化办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集团化办学十周年之际,市中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意见》,聚焦如何激活集团化办学的内生动力这一命题,胜利教育集团、泉景教育集团、南上山教育集团,分别从领航、蝶变、生长三个维度分享了激活集团化办学内生力的生动实践。
胜利教育集团理事长、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校长王念强以《从“一峰高耸”到“群峰竞秀”——胜利集团办学之道》为题,分享了济南市胜利教育集团发展的新样态。
王念强介绍,从2009年胜利大街小学第一所分校“泉景校区”创办到现在,历经14年,从1个校区拓展到10个校区。对胜利教育集团而言,教育集团意味着一个高度、一种境界,这种高度就是要走出小我,这种境界就是要包容差异。为此,胜利教育集团将集团的生长之道概括成三句话:一是目标,宽基育人,创生发展,办一所成一所;二是态度,人人激活、校校鲜活;三是行动,创新三个机制,即校长导师制、名师巡讲制、数字联通制。10年的集团办学,“求、学、练、干”已经成为胜利人的重要“印记”。
济南泉景中学成立于2009年,中学部和小学部分别隶属实验教育集团和胜利教育集团,也是这两个集团的第一所分校,建校伊始,仅有小学部2个教学班,53名学生,2012年初中部开始招生。历经14年的发展,泉景中学形成了89个教学班、近4500名学生的办学规模。泉景教育集团理事长、济南泉景中学校长冯晓青,从孕育、蝶变、孵化及成长的动力四方面,分享了学校如何借力集团化办学,实现从新建校到优质校再到集团龙头校的蝶变与跃迁。
在集团化办学新征程中,南上山教育集团坚持“共融共好、整合发展、各美其美”的发展理念,辐射带动七所成员校,实现协同特色发展,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局面。
面向教育未来,怀揣教育公平大爱,南上山街小学输出优质资源,用十年时间开枝散叶,输血赋能,孕育了14位校级干部支撑集团发展,派出百余人次参加集团交流,覆盖率达到85%,组建十几个项目组全面带动教师成长,凝聚集团近万名师生,汇聚起集团化办学的磅礴力量,呈现出春色满园的花开态势。
南上山集团理事长、各校区校长及集团内教师代表,分享了南上山教育集团如何以文化铸魂,以品质立标,实现了各校区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展现了集团化办学辐射带动的力量。
市中区集团化办学的价值取向是办好每一所学校,实现优质共生。行动方略是遵循走在共性与个性之间,张扬差异,各美其美。如果把一个区域视为推进集团化办学的“大模型”,市中区20个集团共同体,就是各具特质的“小模型”。以集团化办学10年为节点,2023年上半年,市中教育历时3个月,组织了覆盖全域的集团化办学专题调研,调研报告发布于《教育经纬》集团十年专辑中。
面向未来,集团化办学高质量发展是市中教育始终关注的议题,为此,市中教育依托市中区教师成长基地落成,建立了市中区集团化办学研究中心。
在学术报告环节,市中区多期青年干部素养研修班学术导师,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刘希娅以《谢家湾教育集团:构建朵朵放光彩的集团化发展格局》为题,分享了谢家湾教育集团如何构建朵朵放光彩的集团化发展新格局。
自10月25日第三届品质教育学术节开幕以来,围绕“学为人师、树人有道”的主题,历时10周,分德育、教学、科研、学前四大板块,市中区共组织了43场学术交流活动,邀请来自省内外各高校和教育教学科研机构的教育专家50余人,参与教师覆盖达6000余人次。此次研讨活动是学术节的最后一场学术盛宴,从均衡向优质,是集团化办学的追求,更是市中品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编辑:袁琳
审核:周玉森
盛夏时节,一场跨越鲁、豫、皖三省的文化探寻之旅落下帷幕。平阴县教体局组织开展了“读着《道德经》进鹿邑”暑期综合性社会实 ...
近日,第十届济南“半岛杯”珠算文化精英荟在山东交通学院举行。来自韩国、俄罗斯、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4个国家,以及江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