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济南 > 正文
济南:在践行与坚守中成就教育梦想
发布时间:2025-02-08 16:43 来源:《中国教育报》 A+A-
-分享-

  2025年,注定是教育史上非同寻常的一年。教育强国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回应时代召唤,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样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是对“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的践行,是对“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的坚守,更应该是一场与爱同行的成全。

  让每个孩子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五育”并举,就是要看见每个孩子的个性与特质,让每个孩子在多元成长路径下得到充分发展。

  让思政教育在“身边发生,心里扎根”。为青少年成长培根铸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持续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打造全域、全环境立德树人“教育场”。

  创新校园体育美育模式。融入文化、文学、品德、心理等多元育人要素,持续擦亮学生全员参与的“最美主场、最美舞台”。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高水平综合改革和人才培养改革2个国家级试点区建设,在百所试点校推进整建制升学足球人才培养,破解校园足球队员“12岁退役”的尴尬。

  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登峰计划”。“夯实基点,铺路搭桥”,探索早期选拔打破区域限制和学段壁垒,完善市、区、校区域整体联动推进机制,试点开展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学段间一体化培养实验,扩展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高新精尖企业行业的衔接合作,为真正具有拔尖创新潜质的学生延展成长成才之路。

  回应“家门口上好学”的民生期待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从“有学上”走向“上好学”,从“基础均衡”到“优质均衡”,从“底线保障”到“高位托举”。

  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我们将动态调整教育设施配置指标,探索教育与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复合设置试点。聚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稳步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扩增优质幼儿园覆盖面,加快托幼一体化发展;深化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推进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和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管理,半数以上区县启动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进一步增加优质普通高中资源供给,扩大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职普融通,加快综合高中建设。

  持续打造教师队伍“品质铁军”。弘扬教育家精神,锻造新时代“大先生”,我们将继续优化基于学龄人口新格局的基础教育师资调配机制,健全分层分类、阶梯式的教师成长发展体系,打通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深化教师交流轮岗、人岗“双向选择”,探索建立“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薪酬能增能减”的灵活选人用人机制。

  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

  坚持融合发展“路径”。以“产教融合”“市校融合”两轮驱动,紧贴产业需求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建好用好省会经济圈产教联合体,加快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提升,扩大人才订单式培养规模,实施济南职教联盟“出海”计划,打造一批对外合作品牌项目。校地深度融合,项目式推进培育一批服务重点产业发展的精品项目,清单化推进破解制约驻济高校发展的问题,鼓励大学生学在济南、留在济南,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加快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落地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分科课程、中小学科学教育智能导师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两项“国字号”试点,建设一批科学教育引领区、引领校、大中小幼“区域科学教育联合体”,推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跨学科融合、跨学段教研,全力打造“全市域推进、全学段贯通、全学科融合”的科学教育新范式。

  2025年,济南教育人将坚守“您以未来相托,我必全力以赴”的承诺,把一个个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作为教育强市民生卷的必答题,用心、用情、用力写好济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济南2025年“中考”普高招生计划49678人,职业教育46648人

 记者从济南市教育局获悉,2025年济南市(不含莱芜区、钢城区)“中考”报名参加考试共78018人,普通高中类招生指导计 ...

07-01 16:02大众网

济南高新教育期末考开“盲盒”:“体育+X”抽测玩转素质教育

 足球绕杆射门、仰卧起坐挑战、音乐素养展演、科学实验操作……7月2日,在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东城逸家小学、科航路学校 ...

07-03 09:52济南高新教育

济南:“伙伴+”托举暑期健康成长

“一二一,一二一……”暑假期间,每天早上六点半,几十个孩子会在社区志愿者和家长的带领下,在山东省济南高新区凤凰国际社区的 ...

07-15 09:34中国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