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济宁 > 正文
三项调整!两个取消!今年济宁中考政策新变化看这里
发布时间:2022-05-17 13:47 来源:济宁晚报 A+A-
-分享-

  为让社会各界和广大考生家长准确了解掌握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招生工作(以下简称中考),5月16日,济宁市召开2022年中考工作新闻发布会。

基本情况

  考试内容:包括考试科目、考查科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特长生考试。

  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地理、历史、生物、信息技术、物理化学实验操作、体育。考试成绩以等级和分数两种形式呈现,其中地理、生物科目的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其他考试科目成绩以分数形式呈现。

  各科目分值:语文100分;数学100分;英语100分(含听力测试20分);物理60分;化学50分;道德与法治60分;历史50分;物理、化学实验操作10分(抽选一科);信息技术20分;体育60分;总分610分。

  考查科目: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由初中学校进行考查,考查结果以“合格”“不合格”形式呈现并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各初中学校要在学生初中三(四)年成长记录、学期评价的基础上,按照《济宁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试行)》要求,评价结果分A、B、C、D四个等级。

  特长生考试:各普通高中制定本校特长生招生考试工作方案,报主管教育部门相关科室审批后向社会公布,由普通高中自行组织。

  报考资格:考生为具有济宁市学籍或济宁市户籍的应届、往届初中毕业生,采取网上填报志愿的方式进行。

  录取顺序:按照“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学校、普通高中学校、初中后高职高师学校、中职学校的顺序录取。

时间安排

  5月12日至14日,非毕业年级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由初中学校统一导入济宁市高中段招生平台。

  5月16日至5月22日,进行志愿填报。

  6月13日至15日,进行考试科目测试。

  6月25日前,公布考试成绩。

  6月26日前,对成绩有异议的学生通过初中学校上报成绩复核申请。

  6月29日前,完成城区普通高中特长生录取。

  6月30日,公布城区普通高中最低录取资格线。

  6月30日前,完成“3+4”高职本科的志愿填报和录取工作。

  7月6日前,公布城区普通高中统招线。

  7月13日前,普通高中征集志愿填报和录取。

  7月中下旬,初中后高师、高职志愿填报和录取。

调整和变化

  从整体来看,今年的中考既落实了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中考招生工作要求,又充分吸收了基层学校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在2021年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变化。主要体现为三项调整、两个取消。

  三项调整

  1.调整考试顺序

  一方面满足考生转化思维,合理调配考试书写量的需要,另一方面考虑到考生中午就餐、解决接送问题,相比2021年中考考试科目顺序设置来说,今年语文、物理、化学设置在6月13日进行,英语、数学、道德与法治设置在6月14日进行。6月15日上午历史结束后,意味着初中三年制考生的中考全部结束,6月15日下午进行生物、地理考试,即为三年制、四年制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

  2.调整报名方式

  今年首次启动网上报名的方式,中考网上报名地址在济宁市教育局官网和济宁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考生个人通过学籍号和初始密码登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普通高中或者职业学校的填报。每名考生填报后最多修改两次,报名信息以规定时间内最后一次填报(修改)确认的信息为准。

  3.调整录取方式

  成绩发布后,除特长生外,济宁城区首次按照招生计划1:1划定城区普通高中最低录取资格线。这意味着,各普通高中招收中考成绩达到最低录取资格线以上的考生,招生计划未完成时,采取征集志愿的方式进行补录。需要注意的是,指标生的录取也需要满足成绩在最低录取资格线上这一硬性条件。这项政策的调整,既避免了高分学生落榜的遗憾,也能提升普通高中的生源质量,充分体现教育公平及优质发展。

  两个取消

  1.取消有关科目的统一测试

  受疫情原因现实情况影响,今年取消信息技术、体育、实验操作考试科目的统一测试,以满分计入中考成绩。

  2.取消指标生户籍限制

  往年填报指标生需要应届毕业生满足同时拥有济宁市城区范围内户籍、学籍两项条件,2022年取消了户籍的限制,只保留济宁市城区学籍条件,即满足济宁城区初中学校在籍在读满两年(含两年)以上。这充分降低随迁子女在济宁参加中考的门槛条件,让他们也能享有和城市学生一样的中考录取机会。(来源:济宁晚报)

编辑:白天

审核:冀春鑫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