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济宁 > 正文
2023年济宁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23-02-23 09:59 来源:济宁教育发布 A+A-
-分享-

  2月21日,济宁市2023年全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在金乡一中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市高质量发展动员暨作风建设大会任务要求,号召全市教育系统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狠抓落实,提高政治站位、工作定位、标准境界,聚焦重点任务,树牢质量意识,落实目标责任,强化工作举措,努力推动全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济宁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洪正出席会议并讲话,金乡县委书记郑士民致辞,济宁市教育局正县级干部伊立峰主持会议。

  郑士民指出,近年来金乡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满意度持续保持全市前列。他谈到,高中教育是各级党委政府、人民群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教育阶段,金乡县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兄弟县市区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金乡高中教育再上新水平,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市贡献金乡力量。

  王洪正指出,近年来济宁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建设全省教育高地目标,以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主线,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立德树人机制不断完善,教育发展内涵有力提升,教育民生问题加快破解,教育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为全省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济宁智慧。

  王洪正表示,质量是立教兴校之本,是整个教育的生命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质量是关键。特别是高考质量更是衡量一个地区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尺度,关系到全市教育的地位和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满意度。要按照市委“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部署要求,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凝心聚力抓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新业绩。全市教育系统每个部门单位、每位教职员工、每个工作环节都要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条主线,聚集要素、增加能量、全力以赴,形成全市上下合力抓质量的定力和合力。要加强校长、教师和教研员队伍建设,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切实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整合办学优势,以实施“强科培优”行动为抓手,以“特色高中”创建和“特色学科”培育为支撑,加强顶层设计、创新管理体制、完善评价方式,深化普通高中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发展。要正确处理好教学和安全的关系,在抓好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增强底线思维,强化忧患意识,筑牢校园安全底线,尤其要做好高考前学生心理健康、励志成才教育,密切学校与家长的交流沟通,为学生自信备考和教育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环境。

  王洪正要求,全市教育系统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打造全省教育高地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争先导向和实绩导向,对标对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拿出“像雁阵前行、为荣誉而战”的境界和担当,切实增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要围绕济宁市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紧盯事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主要环节、关键举措,进行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有干事创业、勇毅前行的激情,加压奋进、真抓实干的担当和争先进位、唯旗是夺的境界,发扬敢闯敢拼的斗争精神,敢于攻坚克难,勇于啃硬骨头,多出在全省全国有特色、有名气、有影响力的优秀成果、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擦亮“孔孟之乡”教育品牌。

  本次会议还对高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获奖代表进行了颁奖,金乡县教育局和部分高中学校代表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了典型发言和经验介绍,各县市区教育局长和市直各高中校长作了表态发言。

(来源:济宁教育发布 )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微山县教师资格认定实现“零跑腿” 群众办事省时省心

近日,家住微山县的张女士在家中收到了期盼已久的快递——她的教师资格证书。

08-18 14:36《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擦亮红色名片 讲好家乡故事 ——金乡县“红领巾志愿讲解员”队伍建设发展掠影

 “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羊山战斗。羊山战斗是鲁西南战役的关键一战、收尾之战……”在鲁西南战役纪念 ...

08-25 10:3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文化基因铸底蕴  “四四方案”辟新径——滕州市北辛街道通盛路北辛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纪实

滕州市北辛街道通盛路北辛中学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推出的“四四方案”,从评价标准革新、主题园建设、特色学院打造到精品课程开 ...

08-25 15:29《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