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
巧搭“支架”方能优化教学
发布时间:2025-10-11 15:24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关丽丽 A+A-
-分享-

  “教学支架”是指为学习者构建的一系列有益的帮助,旨在优化教学过程,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教学支架”可以包括任何形式的先前指导,外界帮助,运用有关技巧和战略。实践证明,教学支架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促进学生学习、优化教学过程以及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支架不只是学习的辅助工具,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学习模式。

  借助支架,学生可以主动思考,学习探知欲望大幅提升,能够为后续深度探究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搭建多种类型的支架,可以确保课堂教学引擎顺利启动,给学生提供更为清晰有效的教法支撑。同时,它是践行新课改精神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师不妨从新课改中找寻切入点,从精准性、覆盖性角度出发,进行多维设计,结合教情学情,将听说读写融合,搭建多种类型的支架设计为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创造条件,确保教学顺利推进,为高品质课堂教学提供教法和学法支撑,并以此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情境型支架是最常用的一种,它的设计方式有多种。在传统教学情境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展示学习提纲、播放视频资源、讲解趣味故事等,这些都属于情境型支架的教学方式,都能有效激活课堂,为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创造条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情境的丰富性、多元性进行教学调度,设计教学支架,让课堂呈现出鲜活的灵动性,更好地发挥学习支架的助学作用。例如,在学习鲁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 What does he look like?”时,教师通过对单元主题的分析,结合学生兴趣,设计了观察描述任务。“Everyone’s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unique, please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ople you see simply.”任务看似简单,但学生看到的人物形象具有个性特征,这对学生来说有一定挑战性。在情境的辅助下,学生沉浸其中,对人物的身高、体重、面部特征以及着装特点等英语知识点有了很好的把握。

  教材文本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依据,文本中设计了多种信息资源。教师从文本中找寻切入点和突破口,充分发挥文本作用,设计相关阅读任务和导学型支架,让学生在问题链条的指引下产生主动观察、主动表达的欲求。在导学型支架的助力下,课堂学习气氛异常浓厚,学生的回馈更为积极主动。这种设计能激活学生思维,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如,在教学鲁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3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时,教师从文本中找寻切入点。下面以Section B中2b部分的内容为例。这部分内容是以信件的形式展现的,学生需要接收的信息较为丰富。为了帮助学生快速把握学习关键点,教师结合文本内容设计了导学任务。“阅读Helen和Jim的日记,说一说:他们分别去了哪些地方,有着怎样的体验?”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课堂教学的深刻度大幅提升。

  学习活动只有在交流探讨中才会得到深化。初中阶段,学生对自由宽松的学习任务有积极回馈的意愿。教师抓住学生心理期待开展设计规划,结合单元主题适时投放思考问题,设计讨论型支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科认知,而且能触发学生的思维神经,促使他们深度思考,教学效果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凸显,个性认知逐渐生成。例如,在教学鲁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6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时,教师结合Section A 中2d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分析:“请你们结合对话内容进行角色表演,精准把握人物的爱好。”在分析语言、角色演绎的过程中,学生不自觉地进入交流讨论状态。这时,教师及时跟进,让学生仿照对话形式进行创编训练;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互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生成英语核心素养。

  英语作为一门典型的人文学科,学习探究过程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学生要在充分阅读的过程中感知知识并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启动认知引擎,实现思维发散。支架式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教师要从情境出发,搭建学习模型,给学生带来多重触动。从导学方式着手,启动教学程序也是必要的。此外,讨论型支架也能给学生注入鲜活动力,帮助学生生发个性思维,学习效率大幅提升。

  (作者单位系荣成市石岛湾中学)

作者:关丽丽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小插曲引来“规则”重建

教育的目标不只停留在知识的学习吸收上,更要以规则为原点,塑造学生品质,让他们学会尊重与共情,建立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促进内 ...

10-10 08:57《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爱与等待

 9月,每天早晨和晚上的气温虽已凉爽宜人,但正午还是骄阳似火。

10-10 08:59《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教育现场会不应囿于“会议室”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传统行政会议存在几个突出问题:决策与执行脱节、管理与教学分离、校际发展失衡。基于此,我们启动了以教育现 ...

10-11 15: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