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考:我们都要接受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
发布时间:2021-01-27 08:43 来源:胡波 A+A-
-分享-

随着各地小学进入期末,不少小学低年级家长晒孩子期末考成绩的短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孩子们的语文、数学、英语几乎都考满分,俨然已经成为“别人家孩子”的优秀代表。也有不少网友并不认可这种做法,有人认为,成绩都是一时的,到了高年级未必就能考这么好。

  无独有偶,《中国青年报》1月25日报道,家长在朋友圈晒娃,四年级似乎是一个分水岭,孩子在上四年级之后,家长就越来越少晒娃了,到了六年级就完全消失,什么话都不说了,就像没生过孩子一样……

  我注意到,这个新闻被转发到一个微信群里,得到强烈认同。一位朋友说,你没有看到我朋友圈只有妹妹了吗,因为哥哥已经四年级了。另一个朋友则说,我“没”儿好几年了。

  我家孩子今年上一年级,上周四才结束期末考试,考完试当晚就有家长在群里向老师询问成绩了。我倒觉得,家长们着急问成绩,在朋友圈晒成绩之类的,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我们小的时候,虽然没有教育“内卷”的概念,但考试结束了,也会被家长、亲戚们追着问成绩。考得好的,家长跟着高兴,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也要到处跟人家“炫耀”一下;考得不好的,巴不得别人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

  只有当了家长之后,才知道养孩子的不容易。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就是天壤之别,几乎每个家长都要时时刻刻关注老师在群里发的通知,家长们白天忙工作,下班之后还要仔细查看老师当天布置的作业,负责督促和辅导孩子的功课,有时候甚至陪着做作业要做到很晚。孩子接受能力不强的,家长没少跟着着急、上火,甚至生气、动粗,孩子能考得好,也是对家长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的回报。

  再者,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分数不重要、分数代表不了什么。有些孩子的理解能力不足,有些孩子平时比较粗心大意,有的孩子缺乏对生活经验的认知,这些问题多多少少都可以通过考试反映出来。

  最近,“鸡娃”成为媒体上热议的话题,当下似乎很少有父母能轻易地免疫“成功学焦虑”。从孩子出生开始,不少家长就陷入考高分、要成功的漩涡而难以自拔,与“鸡娃”相伴的是另外一个词——“普通人”,我们都要接受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

  前段时间,一张“中国当代父母对于孩子的前途预估变化”的线状图在朋友圈流传,其中不乏调侃的意味,但也大体反映了社会的实际情况,其大意是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家长们的预期值会逐步地下降,小学的时候还指望孩子将来能考到985、211,到了初、高中,底线一再降低——能考上个大学就不错了。

  其实,那些陷入过度焦虑的父母只是少数。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也是一个互相陪伴、共同成长的过程。孩子成长的同时,父母也会跟着成长、成熟。但是,接受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并不代表家长就从此放任不管,对孩子没有任何目标和要求了。在该努力的学业阶段,家长还是要继续努力,该付出的也还是要付出的。

  不仅每个考得好的孩子需要肯定,背后辛苦付出的家长也需要认可,毕竟,一个学期过去了,家长都没少操心,自己的不容易也得到了些小小的奖励。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小饼如嚼月,最抚学子心

10月6日这一天,是中秋节,也在国庆假期,两节上演“喜相逢”。当中秋的月明遇上国庆欢腾,今年的十一必定是阖家欢乐,举国同 ...

10-05 10:33山东教育新闻网

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培育新时代齐鲁“大先生”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10-09 10: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三策”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 ...

10-10 10: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