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期末成绩须正态分布? 切莫把手段当目的
发布时间:2021-01-28 09:05 来源:科技日报 A+A-
-分享-

1月13日,中南大学软件学院教师吴嘉向学院提交了《软件需求工程》课程成绩,学院认为成绩不符合“正态分布”,要求吴老师对成绩进行复核确认。吴嘉在朋友圈吐槽:“教务办要求将50名学生的成绩从90分改成80分,以符合成绩‘正态分布’,可他们确实都很优秀,这要怎么改。”

所谓成绩呈“正态分布”,就是要求各个分数段的人数控制在一定比例之内,如90分以上的人不超过20%、80分以下的人不少于30%。

这个引发热议的事件,让大学生成绩应“正态分布”的规定进入了舆论场。事实上,这样的规定,在不少学校中都存在,它的出发点是可以理解的,在多数情况下也是被默许的。比如,它有助于避免任课老师出“送分题”给学生成绩“放水”,或者是为了刻意出难题给学生打低分。因此,“正态分布”的要求在一些学校存在,的确有其现实合理性。

但是,任何规则的执行,都应该是一种手段,而不该成为目的。比如,在试卷难度设置合理、评分公正的情况下,就应尊重学生的实际成绩。如果拿着“正态分布”的尺子来对学生成绩进行“约束”,这不仅有僵化执行规定的嫌疑,也容易带来负面影响。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既然每个分数段的人数都事先确定了,这对于一部分考取好成绩的学生是否意味着不公平?这会不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更进一步言之,大学本就应该是最讲专业、科学的地方,如此“削足适履”的规定,很难说不会对学生价值观产生误导。

因此,“正态分布”的大要求可以有,但在实际执行中理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学院可以要求对一些学生成绩分布明显异常的学科考试进行专业审核,包括教师命题的难度是否适中,评分标准是否科学,并以此建议教师注意优化命题、评卷等工作。但如果没有发现任何不合理、不科学之处,就理应尊重学生的成绩,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公正评判。

说到底,引入科学系统评价学生考试成绩是对的,但不能简单应用,只考虑数据上的合理性,而忽视实际情况。这次事件引发的关注和讨论,提醒一些高校,切勿把“正态分布”的要求“玩坏”了。要知道,该原则的出发点是为了保障学生成绩评价的公正性,而一旦“手段”变成了“目的”,就与其初心相违背了。

此外,“正态分布”的要求,也可以说是学校为了追求管理效率而提出的一个大原则。但是,为学生成绩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恰恰需要多一点耐心,而不是粗暴的“效率优先”,它最忌讳“一刀切”的教条化。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小饼如嚼月,最抚学子心

10月6日这一天,是中秋节,也在国庆假期,两节上演“喜相逢”。当中秋的月明遇上国庆欢腾,今年的十一必定是阖家欢乐,举国同 ...

10-05 10:33山东教育新闻网

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培育新时代齐鲁“大先生”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10-09 10: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三策”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 ...

10-10 10: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