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施策 “减”出效益
发布时间:2021-11-08 15:00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李正华 A+A-
-分享-

  “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不仅要把数量减下来,而且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真正实现“双减”的工作目标。

  “双减”绝不是单纯地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家长的校外培训负担,而是让教育挣脱教育资本化束缚、功利化拘囿、异化捆绑,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身,真正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要通过“双减”做好教育高质量内涵发展的“加法”,增加教育对未成年人综合素养提升和健康快乐可持续成长的“加持”力量,进一步夯实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牢固基础。

  “双减”是一项久久为功、春风化雨的系统工程,需要形成强大合力。“双减”的战略目标一旦确定,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来落实到位。要综合协调,落实好各责任主体应承担的责任、应当发挥的积极作用,党政同责,部门协调,学校、社会、家庭统筹,形成“多位一体”的系统育人格局。要以学生健康全面成长为教育和“双减”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在课堂上应教尽教,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作业育人水平和课后服务成效,在校内、课内学好,学到位,切断向校外“补习”的过度诉求。要依法建立健全系统保障机制,落实好已有的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解决教育资源存量不足的问题,推动优质教育资源高质量均衡布局。

  “双减”还需要做好减轻教师群体负担过重的工作。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双减”着眼于减轻学生、家长负担,而在这一过程中若让教育系统负重前行、教师群体承重工作,就不会真正实现“双减”目标。减轻教育系统的负担,就要厘清教育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职责和任务边界。同时,畅通教师减压诉求反馈渠道,防范因教育系统之外的权力任性、“拍脑袋”而增加教师负担。同时,也要预防教育行政部门“层层加力、压茬推进”给教师增加负担,避免教育、教师陷入“内卷”境地。(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李正华

编辑:白天

审核:迟佳

相关阅读

涛声里的“最后一课”

张军桥在异国他乡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课”,在滔滔浪涛间架起了一座跨越国界、穿透时空的精神丰碑。

08-04 10:52“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建设创新型职业院校 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新职人”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08-04 15: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地域文化有机融入乡村体育

体育,是学生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文化,是地方精神的内核载体。在笔者任教的巨野县乡镇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参 ...

08-05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