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高考”究竟是什么样的高考
发布时间:2021-12-03 08:51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熊丙奇 A+A-
-分享-

  各地2022年高考报名逐渐启动。在国家政策中多次提到的“职教高考”制度,受到家长和社会舆论的关注。

  “职教高考,是不是中职学生参加的高考?”最近,因教育部在回复“关于降低中专生进入高等院校进行全日制教育门槛的建议”时表示,逐步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使中职毕业生享有更多样的教育选择和更畅通的学业提升通道。一些学生和家长就此认为,“职教高考”就只是中职毕业生参加的高考。根据这一认识,似乎目前各地都已经有“职教高考”了,即高职院校的高职单招、自主招生。

  这是对“职教高考”的误解。“职教高考”不是目前高职院校招生时采取的技能型高考,而是在技能型高考基础上的进一步改革,扩大招生高校范围,扩大招生学生对象。力图把“职教高考”打造为与普通高考地位平等的高考,巩固并提升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地位。

  首先,采用“职教高考”招生的高校,将包括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而不只是高职院校。2014年我国启动新高考改革,推进分类高考,将高考分为学术型高考和技能型高考。技能型高考是针对高职院校的招生考试。高职院校既可通过普通高考招生,又可通过技能型高考招生。其中,根据教育部门的部署,通过技能型高考招生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要渠道。而“职教高考”则不只适用于高职院校,是所有举行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专业均可采用的招生考试。

  哪些院校通过“职教高考”招生?这取决于对职业教育的认知。由于职业教育面临的社会偏见,许多本该以职业教育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都存在一定程度不安于职业教育定位的问题,导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与社会需求脱节。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应明确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可通过“职教高考”招生。而且,为引导社会转变对职业教育以及“职教高考”的认知,部分综合性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专业,也可以通过“职教高考”招生。

  其次,“职教高考”允许所有高中毕业生,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报考,但考试的内容为文化知识与技能测试。“职教高考”不能变为只是中职毕业生的高考,这会让职教高考成为比普通高考低一层次的高考,也不利于普职融合。普通高中毕业生也可参加“职教高考”,意味着普通高中也应开设技职课程,供今后想选择“职教高考”的学生选择。随着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的“职教高考”顺利推进,有条件的地区可进一步探索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的普职分流,建立普职融合的综合高中,既开设学术课程,又开设技职课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与未来学业发展、职业发展规划自主选择,并在高考时自主选择参加普通高考、职教高考。

  对于允许普高毕业生参加职教高考,有人会担心,这会挤占属于中职学生的升学机会,增加中职学生的升学压力。如果“职教高考”的技能测试只是结果性测试,就看现场技能考试的成绩,以及普高、中职都以升学为导向办学,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因此,必须完善职教高考的考试内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同时,需要注意扭转学校办学的应试导向。

  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打通中职学生的深造之路,需要防止中职教育的升学导向,即中职学校不对学生进行踏实的技能培养,而是围绕“职教高考”组织教学,以“职教高考”升学率尤其是升本率,来评价中职学校的办学。

  全面建成技能型社会,必须形成崇尚技能淡化学历的氛围。中职学生在中职毕业后,当然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但是,深造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一纸更高的文凭,而是为了提升技能,因此,贯穿职教学生深造过程的,应是形成系统的、不断提高要求的技能培养、提升。(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熊丙奇

编辑:孙悦琛

审核:白天

相关阅读

涛声里的“最后一课”

张军桥在异国他乡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课”,在滔滔浪涛间架起了一座跨越国界、穿透时空的精神丰碑。

08-04 10:52“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建设创新型职业院校 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新职人”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08-04 15: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地域文化有机融入乡村体育

体育,是学生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文化,是地方精神的内核载体。在笔者任教的巨野县乡镇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参 ...

08-05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