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教高质量发展切勿忽视体育
发布时间:2021-12-28 08:5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于钦金 A+A-
-分享-

近日,云南大学出台“最严体育校规”的新闻引发关注。据介绍,该校体育新规要求,本科所有年级均开设体育必修课,4年总计200学时。每学期体育课考试内容分为“体质测试成绩+运动技能成绩+平时成绩”三大部分,如果总分不及格,哪怕学习成绩再好,也拿不到毕业证。(据11月15日《北京青年报》报道)

云南大学出台“最严体育校规”,“严”到体育成绩优劣决定能否毕业的程度,这在一些人眼里似乎有些离谱和不近人情。可笔者认为,这“严”严得靠谱,严的背面是极度温热的关爱,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在传统思维里,提及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人们大都会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到中小学校,而高校似乎是“圈外人”和被遗忘的角落,较少有人提及和问津。

其实,高校怎么能被忽略?大学生也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如果说中学体育可以进中考,那么高校体育又为何不能进毕业?如果说体育进中考赢得的是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的重视和加强体育锻炼的效用,那么体育进入高校的毕业要素,又有何不可?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表现的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明显提高。无疑,身体素质即在整体素质之中了。

首先,加强体育适应所有不同类学校。众所周知,体育是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主要通过参加各项运动来实现。这一定义的外延告诉我们,体育课应贯穿自中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教育全过程,即不仅是中小学的一门不可或缺的学科,也应是高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尤其是在中小学体育已迈入健康发展新阶段的大背景下,作为对国是最敏感、最具追逐力的高等教育来说,毫无例外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其次,体育活动是大学生“学习气候”的有效调节器。体育活动并不单单具有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还有调节学习空间、缓解学习疲劳和提高学习效果的功能。学校教师大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在办公室里备课或在实验室里搞实验感到身心疲惫时,走到操场上跑几百米或打打篮球,瞬间就会感觉精神焕发、体力倍增和无比惬意。因此,在学习、研究工作高度紧张和精神高度集中的情况下,人们更需要体育活动来进行调节。

再次,身体素质是大学生就业的必备要素。大学毕业生就业或择业,用人单位不仅要看应聘者笔试、面试成绩,而且要检查其身体健康状况。身体情况如何,也是决定其能否顺利过关或找到理想工作的重要衡量内容。

由此说来,“最严体育校规”,“严”得在理、恰到好处,是促进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硬性举措。(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于钦金

编辑:冀春鑫

审核:迟佳

相关阅读

涛声里的“最后一课”

张军桥在异国他乡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课”,在滔滔浪涛间架起了一座跨越国界、穿透时空的精神丰碑。

08-04 10:52“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建设创新型职业院校 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新职人”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08-04 15: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地域文化有机融入乡村体育

体育,是学生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文化,是地方精神的内核载体。在笔者任教的巨野县乡镇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参 ...

08-05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