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沉迷家长要做好榜样
发布时间:2019-07-09 09:55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A+A-
-分享-

青少年沉迷短视频,有多方面原因,热爱新鲜事物,喜欢个性化表达是主要原因。相较于成年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还不充分,自制力较差,缺少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而且,部分青少年的学业压力较大,希望通过短视频放松身心,是一种客观现实。还有些留守儿童因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不够,习惯在短视频中寻找情感寄托。在这诸多情况下,面对充斥各种搞笑、炫酷和新奇内容的短视频,青少年很容易被吸引,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

面对短视频给青少年学习、生活带来的冲击,有必要合理引导青少年接触短视频的时间,并发挥短视频在青少年教育、娱乐等方面的正向作用,这是有关部门、广大家长和短视频平台应思考和正视的问题。家长作为孩子成长最重要的监护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其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具有最直接、最持久的示范作用,理应做出相应表率。

然而,现实中,较多家长未能做到有效应对。有些家长未意识到短视频的弊端,自身被短视频短、奇、快、人人可参与的模式吸引,成为“低头族”,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因此也就看不到短视频给孩子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并起了不好的带头作用。部分家长虽然意识到沉迷短视频可能带来的成绩下滑、注意力不集中、错误模仿等负面影响,但未对他们沉迷的原因加以观察和分析,只是一味禁止孩子用手机和看短视频,这并非有效的应对之策,还往往容易滋生新的问题。在对待短视频问题上,较多家长未对以短视频为代表的各种网络信息加以甄选、辨别,造成孩子被动接受庞杂纷繁的短视频信息。显然,广大家长在应对孩子沉迷短视频的问题上,观念和措施均有待强化。

当前,有关部门和媒体机构正不断重视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问题,广大家长也应该做出更多努力。今年年初,国家网信办指导组织一些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开启该模式后,用户使用时段、在线时长、观看内容及服务功能等均将受限。目前,已经有21家视频平台上线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从实践来看,有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有了家长的督促,听话的孩子“看短视频的时间确实减少了”,但对熊孩子来说,仍然防不胜防。可见,这些系统能否真正起作用,还有赖于家长的配合。否则,即使有关部门强化监管、平台配合治理、学校和媒体从业者加强引导,也难以真正解决孩子沉迷短视频的问题。

防止青少年沉迷短视频,家长必须有效发力、正确作为。广大家长首先要避免自己对短视频的沉迷,给孩子带来不良的示范作用。同时,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与呵护,适当给孩子减负,让孩子在家庭中体验现实生活的乐趣,降低他们通过网络获得精神寄托的需求。在具体思路方面,家长要充分了解孩子沉迷短视频的主要原因,做到对症下药,而不是一禁了之。在如何使用短视频平台问题上,家长要提高媒介素养,强化对相关技术手段的学习,做好孩子使用短视频的引导、监督和教育工作。

防止青少年沉迷短视频,以家长为代表的多元主体应加强重视,以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理念,强化时间管理,提升媒介素养,养成应对短视频的良好习惯,成为网络高素养公民为目标,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小饼如嚼月,最抚学子心

10月6日这一天,是中秋节,也在国庆假期,两节上演“喜相逢”。当中秋的月明遇上国庆欢腾,今年的十一必定是阖家欢乐,举国同 ...

10-05 10:33山东教育新闻网

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培育新时代齐鲁“大先生”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10-09 10: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三策”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 ...

10-10 10: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