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研活动不能“减”
发布时间:2022-04-25 11:25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于晓斌 A+A-
-分享-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有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但教师的工作量却随之增加。在此情形下,一些学校在不同程度上淡化甚至取消了教研活动。

  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时间开展教研活动。据笔者了解,实施“双减”政策前,大多数学校都会安排相对固定的时间开展专题教研活动。实施课后延时服务后,教研活动的时间被挤占或挪用了。同时,教师没有精力去搞教研。“双减”政策实施后,教师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非教学任务给教师增添了很多额外工作,挤占了参加教研活动的时间。

  推行“双减”是一项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工作,在深入实施过程中,势必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这就更需要学校去研究和解决,而不是简单地一“减”了之。但是,如何在“双减”背景下开展好教研活动呢?笔者认为:一是要强化教研意识。只有学校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制度上保障,教研活动才能落到实处。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在落实教研活动时间问题上,可通过错时教研、切片教研、课余教研等办法,充分利用课前、课后、课间的碎片时间,把教室、办公室变成“研究室”,让校本教研成为一个开放、有效的“全天候”教研机制。针对目前事务繁忙的实际情况,学校管理者要精心梳理教研内容,抓住教研重心,重点抓好备课组、年级组、教师个人的教学研究。教研形式上,可以通过课例研究、专题研究、课题研究等不同方式,采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可有效避免缺乏针对性、实效性的“纸上谈兵”式或“闭门造车”式教研,确保教研取得实效。三是要激发内生动力。学校要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台子,在让广大教师真正体验到教研工作对个人成长作用的同时,引导教师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反思者和实践者。同时,要建立健全教研工作奖励机制,营造抓教研、促成长、提质量、推“双减”的浓厚氛围。(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于晓斌

编辑:白天

审核:冀春鑫

相关阅读

小饼如嚼月,最抚学子心

10月6日这一天,是中秋节,也在国庆假期,两节上演“喜相逢”。当中秋的月明遇上国庆欢腾,今年的十一必定是阖家欢乐,举国同 ...

10-05 10:33山东教育新闻网

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培育新时代齐鲁“大先生”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10-09 10: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三策”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 ...

10-10 10: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