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亵渎红领巾行为必须零容忍
发布时间:2019-07-19 09:15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作者:李志强 A+A-
-分享-

近日,持续了半年多的四川荣县网络女主播佩戴红领巾拍摄不雅视频案有了结果。继视频拍摄者和上传者被依法处置之后,转发传播的网络大V们相继受到公安机关的处罚,而涉事的几家网络平台也被作出罚款和整改的处罚,并公开致歉。

实际上,网络主播以低俗内容吸引眼球的做法不是新闻,相关责任人受到法律惩处也不是新闻,这则新闻最应被人关注的,是这位年轻的主播竟然以亵渎红领巾为炒作噱头,增加点击量获取报酬。

众所周知,红领巾是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童年记忆,它代表着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它是中华民族奋斗精神传承和发展的载体,一直引导着广大少年儿童积极向上、健康友善的三观构建。同时,国家对于红领巾含义、规格和材质以及如何佩戴和使用都有明确要求,并写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标志礼仪基本规范》之中。因此,这一事件于情于法,都应被谴责和唾弃。

对待此类歪风邪气,全社会都应该采取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加大打击力度,追究其法律责任,迫使它们及时刹车,遏制不良影响蔓延扩散。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历史教育,让他们学习红领巾及少先队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少先队的特殊政治属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英雄观和历史观,进而增强少先队员的荣誉感,增强主动维护红领巾及少先队尊严的意识,自觉抵制亵渎红领巾的违法行为。同时在全社会宣传有关常识,号召公众和企业自觉尊重和爱护红领巾等少先队的形象标识,严格限制商业活动进校园行为,保护好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其次,对待亵渎红领巾的违法事件,有关部门一定要态度坚决,依法从严从快处置,给那些或是无知无畏或是利益熏心的商家和个人以当头棒喝,避免此类事件的重复发生。

此外,要重视网络对青少年及社会的影响,对当下在青少年间流行的短视频及游戏网络平台,必须提高其准入门槛,加强对其传送内容的审查,加大对低俗不良的有害信息的监管,落实监督责任,增加其正能量及优质内容的生产和传送数量,为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在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培养上,成人们义不容辞。消费红领巾和未成年人的做法不该被原谅,教育也不能被流量和物质利益玷污,正确引导、教会辨别、共同抵制当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


作者:李志强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涛声里的“最后一课”

张军桥在异国他乡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课”,在滔滔浪涛间架起了一座跨越国界、穿透时空的精神丰碑。

08-04 10:52“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建设创新型职业院校 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新职人”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08-04 15: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