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之力为乡村全面振兴蓄力赋能
发布时间:2023-01-19 15:0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宋成兵 A+A-
-分享-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推动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专项工作方案》,为我们统筹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提供了基本遵循、系统集成,也为我们推进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良性循环发展制定了责任书、路线图和时间表,必将为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有机融合塑造新优势、注入新动能、打造新引擎。

  乡村教育的全面发展是衡量乡村振兴的核心因素,乡村教育的兴衰直接关系着乡村的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发展能力。没有乡村教育的振兴,就不可能有乡村的真正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教育事业驶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学校硬件基本实现“农村不比城里差”。但不可否认的是,乡村教育的内涵条件和师资力量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乡村教育发展不均衡、内涵不足、师生流失突出等问题依然是制约乡村教育的“卡脖子”因素。

  要想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一是着力改变乡村教育设施“步城市后尘”的局面。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制定实施向乡村倾斜的教育体制机制和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为乡村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强化塑造城乡教育命运共同体意识,打破城乡教育二元壁垒,下大气力消除城乡教育差距,加快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协同推进、一体发展,促进乡村教育充分释放特色和魅力,赋予乡村振兴生生不息的动力。二是着力破除乡村教育“弱势”理念束缚。长期以来,乡村教育被认为是水平低、质量差的教育,因此,只有切实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才能从根本上留住在乡学生,吸引流动学生返乡。要着眼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齐音体美、科学等课程,让“五育融合”育人旗帜在乡村学校飘扬,并充分利用乡村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确保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学生个体成长和发展提供适宜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形成乡村教学特色,构筑乡村教育优势,树立乡村教育自信,以教育立德树人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三是着力化解乡村教育留不住“主体”的尴尬。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源头活水”,要在留住现有乡村教师的同时,吸引越来越多的城市教师奔赴乡村,研究制定支持各类人才加入乡村教师队伍、返乡从事乡村教育的措施。同时,不断加强教师队伍能力水平和师德建设,组织更具匹配性的赋能培训,让乡村教师开阔眼界、启发思路、提高本领,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不断增强乡村教育的固本能力,让越来越多的乡村孩子回归乡村教育,为乡村振兴汇聚人才支撑,走出一条乡村教育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乡村振兴,教育不能缺席;教育发展,乡村不能滞后。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的落地实施,无疑将给乡村教育“弯道超车”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必将推动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融合发展、相得益彰,以乡村教育的先行振兴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的发展动能,托起乡村可以预见的美好未来。(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宋成兵

编辑:白天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小饼如嚼月,最抚学子心

10月6日这一天,是中秋节,也在国庆假期,两节上演“喜相逢”。当中秋的月明遇上国庆欢腾,今年的十一必定是阖家欢乐,举国同 ...

10-05 10:33山东教育新闻网

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 培育新时代齐鲁“大先生”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10-09 10:0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三策”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 ...

10-10 10:4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